臺海網(wǎng)8月19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近日,海滄的非機動車有了自己的“家”——海滄城管將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地鐵口處打造成非機動車停車示范區(qū)域,將市民單車和共享助力車分開停放,使之前常被“流浪”的非機動車占領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回歸整潔、干凈的面貌。
昨日上午,記者乘坐地鐵來到海滄灣公園站,一出地鐵口便可見到“市民單車停放區(qū)”,再往前走一點便是“共享單車停放區(qū)”。市民的私家自行車、電動車及企業(yè)投放的共享助力車井然有序地分別停放在新設立的兩塊停車區(qū)內(nèi),該路段交通秩序顯著好轉(zhuǎn),市容市貌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經(jīng)過整治后,地鐵站邊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潔有序,“晚上在這邊散步,心情都變好了。”
為緩解先前非機動車亂停放的情況,海滄城管牽頭整治,并協(xié)調(diào)各有關部門和企業(yè)齊抓共管。目前,非機動車停車示范區(qū)域在地鐵2號線海滄灣公園站及海滄行政中心站地鐵口試點,非機動車停車示范區(qū)域分為“市民單車停放區(qū)”和“共享單車停放區(qū)”,各可停放近200輛非機動車。試點以來,市民停車更加規(guī)范,效果明顯。
共享助力車和私家自行車、電動車分流后,大大減輕了共享企業(yè)的負擔,效果明顯。哈啰出行共享助力車負責人王煥明告訴記者:“以前,市民自己的電動車、自行車和共享助力車夾雜在一起停放,里三層外三層,我們要花很多時間把車堆里的共享助力車‘撈’出來?,F(xiàn)在兩個停車區(qū)域的劃分,讓我們在管理上更便利,能更有效快捷地清運扎堆的車輛。”
后續(xù),非機動車停車區(qū)域?qū)茝V開來,讓全市非機動車都有自己的“家”。(記者 林施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