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美池公園整治工程火熱施工中。(林志杰 攝)
臺海網4月1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加大人力、機械投入,150人輪班作業(yè),工地24小時持續(xù)運轉,省重點工程——月美池公園整治工程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正開足馬力施工,力爭在本月底追回被疫情耽誤的時間。目前工程已完成整體進度的80%,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建成投用。屆時,將徹底解決月美池水體黑臭和汛期內澇問題,同時提升環(huán)境,解決周邊居民停車難。
月美池位于集美區(qū)杏林街道,是一個從杏林灣人工隔出來的海水湖。由于周邊雨污排放未分流,超過污水處理廠負荷的生活和工業(yè)污水直接流入月美池,水體黑臭問題多年來困擾著周邊居民。
集美區(qū)投入4.2億元,從截污、新建調蓄池、排洪渠箱涵拓寬、景觀提升等多個方面,對月美池公園及周邊配套市政設施進行整治改造提升,并于2018年8月正式動工。
今年疫情發(fā)生后,項目組克服工人少、建材緊缺、雨季影響等種種困難,陸續(xù)組織工人返崗,并于2月11日正式復工。白天盤土、晚上出土,施工方日夜加班,盡快搶回被疫情耽誤的工期。
“轟隆隆……”工程車輛進進出出,打樁和挖掘機作業(yè)的聲音響起,近日記者在月美池整治工程施工現(xiàn)場看到,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之一——調蓄池正在進行土方開挖。深基坑最深有18米,由于淤泥土層厚,對基坑的側壓力較大,施工單位采用了最新的張弦梁工藝施工——即用H形鋼拼接組合支撐受力,相比起傳統(tǒng)的混凝土加鋼筋機構,張弦梁有足夠的空間,便于機械施工,從而加快施工進度。此外,張弦梁還具有不易變形、可回收利用的優(yōu)點,節(jié)約了成本。
“目前正是雨季,對調蓄池土方開挖有影響,天一晴我們就及時給調蓄池排水,加班加點挖。”項目總監(jiān)葉志光介紹,建成后,雨水和一部分污水進入調蓄池,打到杏林污水廠進行處理后,再重新排放到月美池,作為補水改善水環(huán)境。
此外,將對2.4公里的排洪溝進行加寬斷面改造,并新建排澇泵站,計劃在6月底基本完成施工。到時候,如果暴雨來臨,可以通過該泵站將整個片區(qū)的雨水打到海里去。按照設計,其排洪能力可達每秒23立方米,防洪排澇標準將從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
為提升景觀,項目將在地面種植小葉榕、黃槐、羅漢松等1000多棵高大喬木,讓公園四季都有開花植物,大大提升公園顏值。
目前,地下停車場已封頂,進入裝修階段,將為周邊居民提供421個停車位。
【項目名片】
月美池公園整治工程
月美池公園整治工程總投資4.2億元,工程施工范圍為月美池公園及周邊配套市政設施,占地約20萬平方米。施工內容包括月美池公園景觀提升、截污及初雨調蓄改造、排洪渠下游箱涵的拓寬改造、新建排澇泵站、上中游排洪渠及河道護岸拓寬改建。
【建設者說】
“疫情發(fā)生后,集美區(qū)相關部門積極幫我們籌措口罩等防疫物資,協(xié)調周邊村莊,方便工人進出、有序返崗復工。針對混凝土攪拌機等工程機械緊張的問題,集美區(qū)也積極協(xié)調供應,盡量滿足我們的施工要求,全力保障項目進展。”
——項目總監(jiān)葉志光
(記者 林桂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