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炬公園小廣場是市民休閑勝地 陶卉/攝

▲志愿者維護的五樂公園精致整潔

▲志愿者維護的五樂公園精致整潔

▲市民督導員在火炬公園巡邏
臺海網(wǎng)7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文 沈威/圖 通訊員 王光熙 陳瑜瑾)加州公園、火炬公園,乃至禾盛社區(qū)里居民自己取名的五樂公園,一個個湖里區(qū)的街旁公園似乎并沒有五緣灣濕地公園、仙岳山公園等大公園的名氣那么響亮,但這些公園在其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湖里區(qū)大城管機制下,一座座居民身邊的小公園園區(qū)品質(zhì)得以大幅度提升,不僅環(huán)境美,更是品質(zhì)精,成為一處處居民的后花園。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了這些“后花園”的共治共管中來,小小的公園里,涌現(xiàn)出一則則的動人故事。
邊角空地變公園 五樂公園樂融融
在書香佳緣小區(qū)旁的枋湖東四路一側,一處別致的小綠地顯得格外別致。怒放的三角梅、艷麗的百日紅、茂密的大葉榕,若正值季節(jié)到來,還能看到結了果的楊梅和木瓜。
清晨時,早起的老伯在這里打打太極;放學時,和藹的阿嬤帶著小孫子在公園中玩耍;晚飯后,健談的大姐聚在這里跳舞話仙……從早到晚,這千把平方米的街邊小綠地,成為了周邊居民的后花園,無時不刻熱熱鬧鬧的。
綠樹叢間的步道上,一群身穿紅色衣服的志愿者正在打理著這里的每個角落。“我們在這三角梅花下照了老多相了。”書香佳緣小區(qū)居民張曉紅說,這里不僅花美,綠化層疊錯落有致,大伙都愛來,“通過這個小公園,我認識了周邊許多小區(qū)的朋友,日子越過越幸福。”
以前這里是一個邊角地塊,堆滿了石塊和雜物。“走過的時候飄來陣陣臭氣,避都來不及,誰來這邊。”禾盛社區(qū)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林軍鏈說,這里的改變得益于前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的改造,通過這一兩年來的精細化管理,公園的綠植越發(fā)茂盛,鮮花開了起來,大伙還共同為公園起了個名字——“五樂公園”,蘊意著和諧和快樂。
居民齊心護綠地 路長黨員來幫忙
說到這里,那就得好好地介紹一下禾盛社區(qū)的樂融合志愿者督導隊,這片公園的管理離不開這群居民們的努力。
每個月逢五逢十的日子,就是督導隊員們聚到公園做志愿服務的日子。帶頭的是,一名精煉的大姐,她就是住在書香佳緣小區(qū)的老黨員古立英,也是禾盛社區(qū)樂融合志愿者督導隊的大隊長。
古大姐說,當時公園剛建成,難免還有日常管護不到的地方,時不時地上就會出現(xiàn)垃圾和餐盒等,“這是我們大伙一起享受的公園綠地,我們應該呵護好它”。
于是,古大姐站了出來,在社區(qū)的幫助下組建起樂融合志愿者督導隊,認領了這一小公園的衛(wèi)生保潔工作。不管刮風下雨,不管艷陽高照,每五天一次的志愿保潔活動都如期開展。
在古大姐們的照料下,公園整潔干凈,舒適溫馨,成為了現(xiàn)在居民們享受的街旁小公園。但為這片公園管理而操心的,還不止是樂融合志愿者督導隊。
在湖里區(qū)日常開展的路長制過程中,五樂公園也成了路長們時刻關照的對象,社區(qū)大黨委成員單位,越來越多的社區(qū)黨員也來到這一公園開展志愿輪值服務。林軍鏈說,別看這公園小,得益于湖里區(qū)大城管機制引領,蘊含的管理內(nèi)涵還真不少,“居民和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對公園的共治共管共享中來,小公園激發(fā)出大能量”。
精細管理品質(zhì)升 一年四季景各異
黃土見天的地方多、護欄破壞的地方多、居民投訴的意見多,曾經(jīng)位于興園社區(qū)的加州公園,被戲稱為“三多公園”。不過經(jīng)過改造和日常的管理維護,這里又變成了另一樣的“三多公園”——綠化品種多,活動休閑空間多,市民好評多。“單單綠化品種,這4000多平方米的小公園內(nèi),就有著近50個品種。”公園管理方林泉水說,在管理過程中,注重植物的補植和多樣性,不僅有常規(guī)的灌木樹種,還有樟樹、紅背桂等植物,“不僅是立體式的綠化,還在香味做文章,通過植物增加了園區(qū)內(nèi)的香味氛圍布置”。
最近正值園區(qū)內(nèi)雞蛋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朵朵黃白相間的雞蛋花點綴在公園的各個角落。林泉水介紹,接下來馬上就到了鳳凰花的花季,冬天一到,公園內(nèi)的小葉紫檀還會落葉,烘托出冬的氛圍,“一年四季,每一季節(jié)來逛公園,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綠化立體茂密,裸露的黃土自然少了,科學化隔出的活動休閑空間則更多,前來公園休息健身的市民也越來越多。市民可以在石凳上聊天話仙,可以在小廣場中打羽毛球、跳廣場舞,時不時還有社區(qū)活動或表演在這里舉行,每天早晚都熱鬧非凡。公園管理方還增設了一名公園巡邏管理員,在日常的公園管理外加大維護力度,維護著公園的整潔。
做好公園管理的繡功,管理水平的上升伴隨著的是市民好評度的提升。越發(fā)美麗便民的加州公園,正在湖里區(qū)大城管機制下,以全新的姿態(tài)服務著周邊的每一位市民。
市民當起督導員 邊嘮家常邊“取經(jīng)”
“看,那大烏龜馱著小烏龜,趴在荷葉上,舒服地曬太陽呢。”火炬公園的市民督導員黃梅香看到這充滿夏日野趣的一幕,趕忙招呼身旁一起在公園散步的姐妹們,在湖中央的涼廊中觀看著。
這一幕,略有古詩中“蓮葉看龜上”的韻味。“烏龜可有著長壽的寓意,多好的意境呀”,見大伙都很開心,黃梅香和姐妹們一起坐下來,嘮叨起了家常。
聊著聊著,話題很自然地聊到了公園的一個個細節(jié)中。有人說,有些地方的圍欄設置不夠合理,綠化不小心就被踩踏了;又有人說,不如多種一些水生植物,把白鷺引到這邊來,增加公園的生態(tài)景觀。
這些,黃梅香都記在心上,再向公園管理方反饋。一處處的管理細節(jié),就在一次次的聊天中提上了公園管理維護的工作中,精雕細琢出公園之美。
據(jù)介紹,今年以來,火炬公園管理方在提升日常服務管理水平的同時,試行了市民督導員制,讓市民參與到公園的管理中來。每天下午,黃梅香都會帶著紅袖標,和其他的市民督導員一起在公園巡邏,針對不文明現(xiàn)象進行勸導,針對公園管理提出建議。
管理方介紹,通過制度實施以來的實踐證明,市民督導員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游園市民的氛圍中,能夠更好地在聊天中獲取公園管理方面的建議,針對一些不文明的游園現(xiàn)象,也能更好地以市民的角度去勸導,多方面促進了公園管理水平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