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春落在哪里?
那個地名
是否還能喚起你心中的漣漪
閩海之濱有座學村
這里,是藏著許多人青春的地方
落進呼吸里的地名——集美
作者:華曉春
朗讀:李昂
有些地名,其實就是呼吸里的氧,滋養(yǎng)著生命的每一次成長。
——題記
1
如果,有一個地方,容得下青春和成長,那么,這個地方就是無垠的。
平生第一次到集美開黨史會議的父親回來說:“如果日后讀大學,有個地方是不錯的選擇。”
我說:“我知道那個地方,已經(jīng)記載在歷史書上。”
1987年的夏天,接新生的專車沿著陳嘉庚老人當年堆砌的石板路將我準時載進集美學村。當我從紅標語和各色彩帶的下面熱鬧地經(jīng)過,被人帶到準備好的床鋪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床位居然靠著一塊黑板。很明顯,這里曾是一間教室。有風格,卻顯得破舊的尚忠樓,一下子和心里的一些建筑構成斜角,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坡度,知道了這里的地理。
2
魚,游進水里,是不會去理會兩岸風光的,任意游弋的動作,每一次,都震天動地。
四面八方的方言撲面而來,還有,一張張同齡人成人一般的舉止后面青澀的表情。第一夜,偶然經(jīng)過福南堂,一場慰問教師節(jié)的晚會正上演,表演的都是一些大學生,但旋律和姿勢都充滿了程序和規(guī)范。
我似乎感受到了可能的變異,一株南山來的靜謐的蘭花草,在海邊可能的洶涌。
而大海的浪花,卻是夢中的模樣。在放下行李的那一刻,沿幼兒園旁邊的小巷,循著海的咸澀,我一直向西、向西,直到喧響在眼前突然打開,一展無遺,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視野可以攤開、可以是蔚藍。
3
緊接著就是一些陌生的同齡人的到來。一群被高考擰到一起的男男女女、一群從未在生命里有任何約定的年輕人,一起聚到了龍舟池畔,從此有那樣的一段光陰,必須有了彼此的身影,不管誰愿不愿意。
一群人從宿舍里出來,三兩人從宿舍里出來,一個人從宿舍里出來。
年輕的歡呼聲開始覆蓋,我卻接連看見其中的漏洞,知道,這不是一張結實的瓦。況且,這更像湍急的河,里面洶涌著各種各樣的石頭,如果其中已經(jīng)有成型的鵝卵石,那么,還遭到繼續(xù)的磕碰和摩擦,它是不幸的。
我和一大堆迎面而來毫無隊形的隊伍逆向而過,面帶微笑。
并且,在臺風夜里,點亮了幾盞燈。有的照見了溫柔,溫暖即刻彌漫了我堅硬的身心,讓我今生難忘;有的照見了和我一樣的缺損和暗淡,我們緊緊地站在了一起;有的照見了我心里頭彼此的光線,從此,相輔相成。
(圖/陳吉利)
4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功課是一種表象,同學是一種表象,老師是一種表象,畢業(yè)證書是一種表象,其間打開的友情、愛情甚至仇怨也是表象,唯有一些姿勢的固定、信念的落地生根,才使我對集美這塊土地,有了特殊的情結。
然后,才是南薰樓巍峨、歸來園靜謐、鰲園肅穆以及旖旎的南國風情。
緊接著,便有了七平方米的小屋,在誦詩樓的后面,我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在墻上掛上一把吉他,貼上幾句頓悟,看草尖上的星空,聽長廊里的風,放牧臺燈下自己歪歪扭扭的字。期間,已開始了規(guī)章制度、文件和電話。
欣喜的是,開始擁有了順序和距離。
像一只破蛹的蝴蝶,從驚慌失措的雷雨中落入了完整的食物鏈,它飛了起來,終于看清楚致命的上一鏈還在遠處,于是,它放心地、自如地飛過獅子、螃蟹和光合作用,盡情地飛上前去、飛上前去,翔舞著去吻它摯愛的香。
(圖/吳昊)
5
我發(fā)現(xiàn)了只需門一樣薄的距離,就可以安全地擺放自己的動作、呼吸,并且可以摒棄雕像和風向標,任意地將自己流放。
直到有一天,遇見了搖晃。字句撒落了一地。
直到1997年,遇見了鑲著我名字的春天。在集美。
或許因了十年的堅守,或許因了潯江的波光輝映了彼此的臉龐。
一次對白,出現(xiàn)在仰望上、俯視里和正前方。
從此,數(shù)龍舟池的亭子多了一種聲音,踏嘉庚路的步點有了回聲,平伏著仄,當空落下的鷺鳴、國家級的風景皆作了背景。
一些風,并不止從杏林灣上來,不止從大社路來,它穿透了時空,從唐朝、從部落、從鮮卑族甚至更遙遠更隱秘的方向向我襲來。
我感覺到了一道曙光。一艘船,正渡出。
集美,注定是肥沃和頑強的,因為,播撒了一個偉大老人的心愿,無數(shù)沸騰的青春、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
●
●
關于作者
華曉春
福建省作協(xié)會員,集美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區(qū)作協(xié)主席,出版有詩集、散文集多部,多次應邀出任中央電視臺、省市大型文化活動撰稿人,現(xiàn)供職于集美大學。
●
●
●
關于主播
李昂(昂哥)
聲音工作者
福建省播音主持協(xié)會常務理事
所播音主持節(jié)目多次榮獲福建省播音主持一、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