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3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通訊員 劉航)今年10月起,廈門港主航道將全面按照主航道設計通航能力運行,今后船舶進出港口將更加快捷。與此同時,海滄航道擴建項目也預計在下半年開工建設。
昨天,廈門海事局召開2018年新聞發(fā)布會,對外發(fā)布這些信息。
10月起全面按照主航道設計通航能力運行
目前,廈門有10條已公布航道以及4條自然航路,通過這些縱橫交錯的航道航路將廈門連接到周邊城市、島嶼,并走向世界。雖然受船舶大型化的影響,在過去的一年進出港船舶總量較往年有所下降(296457艘次,同比減少38.97%),但日均進出廈門的船舶依然多達812艘次。
去年12月28日,升級改造后的廈門港主航道四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從此,廈門港結束了長期以來超大型船舶需乘潮單向通航的歷史。
目前,廈門港主航道全長約34.8公里,全程滿足營運吃水15.5米以下的20萬噸級船舶組合全潮雙線通航要求,這也意味著,今后船舶進出港口將更加快捷。
海事部門介紹,為保障主航道順利投入運行,從2017年12月起采用分階段試運行的方式逐步投入使用。2018年10月起將全面按照主航道設計通航能力運行,即主航道全程滿足營運吃水15.5米的20萬噸級集裝箱組合全潮雙線通航要求,同時滿足20萬噸級集裝箱與20萬噸級散貨船組合雙線通航要求。
海滄航道擴建項目預計下半年開建
2017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標箱(達到1030萬標箱),廈門海事局一直推動海滄航道擴建項目的進展。
目前,海滄港區(qū)已有三個碼頭升級達到20萬噸級,但海滄航道仍為10萬噸級航道,局部滿足15萬噸級船舶單向通航,嚴重制約海滄港區(qū)和廈門港的整體發(fā)展。因此,廈門海事局多次呼吁并全力推動海滄航道擴建四期工程盡早動工建設,提升到可滿足2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乘潮通航要求。
據悉,去年該工程已完成發(fā)改委立項工作,正在進行航道地質詳勘作業(yè),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