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2月1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9日下午,2017“人文集美·悅讀季”頒獎儀式在杏林文體廣場舉行,“行走集美”系列展覽同時開展。由集美區(qū)委宣傳部,集美區(qū)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主辦,廈門晚報社、集美區(qū)少兒圖書館、集美區(qū)廣播電視臺承辦,集美區(qū)作家協(xié)會協(xié)辦。
集美是嘉庚故里、百年學村,閱讀求知、文脈傳承是這片土地上亙古不變的主題。2017“人文集美·悅讀季”自今年4月23日啟動以來,圍繞“悅讀極美·行走集美”這一主題,開辟讀書、讀人、讀城三大內(nèi)容板塊,深入開展了圖書交換、電子書下載、名家分享會、研學集美等系列活動。
以讀書增長知識,以讀書凝聚力量,以讀書推進社會發(fā)展。“人文集美·悅讀季”系列活動的開展,充分調(diào)動起集美10多萬高校師生和廣大居民的閱讀熱情,使讀書深入人心,讓書香浸潤人文集美,營造出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建設(shè)人文集美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
展示“行走集美”最美風景
相比往年,今年的“人文集美·悅讀季”新增“行走集美”的內(nèi)容,舉辦了5場行走活動,讓“書蟲”們從墨香中汲取知識的同時,還用腳步丈量集美的土地。讀者代表、小記者、小畫家、拍客們走進集美鰲園、老院子、馬戲城、鷹坑谷民俗文化園、三圈模型基地等,充分感受集美悠久的歷史底蘊和厚重的文化積淀,體悟集美“一精神三文化”文化特質(zhì)的深刻內(nèi)涵和現(xiàn)實魅力。
昨天下午,最新評選出25名“行走集美達人”接受頒獎,他們的攝影、繪畫、作文作品也在現(xiàn)場展出,展示“行走集美”的最美瞬間——“月中藏閣”的園博苑風光、最美騎行路線體驗、杏?xùn)|小學高浦古城文化之旅、小畫家的親子游等。
現(xiàn)場,這些“行走集美達人”和嘉賓們一起,為本次活動填寫“評語”——在集美地貼上拼出“親子勝地 研學之都”的大字。
在“知識的流動”中開闊視野
活動開始不到幾分鐘,圖書交換站、購書站、小人書品鑒站就被300名“書蟲”圍得水泄不通。
廈門十中學生游思藝懷里揣著四、五本舊書,在圖書交換站反復(fù)琢磨,就是為了給弟弟挑幾本好書。“弟弟愛看書,我的書都被他’啃’遍了,所以我來給他換幾本書。”游思藝說,圖書交換站的書不局限于一種類型,讓大家在“知識的流動”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先生——陳嘉庚研究會理事陳新杰特意來到現(xiàn)場,向集美圖書館和圖書交換站贈送了十多本自己的書籍《不忘初心》。“這本書講述了陳嘉庚在人生的最后十二年里,為新中國服務(wù)、至死不渝的故事。”陳新杰希望,有更多的人讀到這本書,進而學習、傳承嘉庚精神。
【花絮】
他用畫致敬陳嘉庚
她找到寫作的樂趣
“龍舟池是集美的地標之一,也是嘉庚精神的載體。”實驗小學11歲的學生楊承軒憑借繪畫作品《龍舟池》,獲得了“行走集美達人”稱號。他作這幅畫的日子,是10月21日——陳嘉庚先生誕辰143周年紀念日,當天他參觀了嘉庚先生故居、陳嘉庚紀念館等地,“嘉庚先生自己生活簡樸,卻傾資興學,十分偉大。”深受感動的他用這幅畫來紀念陳嘉庚先生。
鷺江新城小學三年級的何一一同學,則通過本次悅讀季找到了寫作的樂趣。她在讀報紙時悄悄記下靈玲馬戲城鸚鵡丟失的報道。當跟隨“行走集美”活動來到馬戲城,她特意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鸚鵡回來了,并以此為主題寫了一篇文章。“以前我不太喜歡寫作文,而這次我把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寫下來,很有意思。”受封“行走集美達人”稱號,這對剛接觸寫作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勵,何一一開始喜歡寫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