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個家庭組成的“文明尋訪團”走進鷺江街道。圖為萌娃鄭博文向市民發(fā)放文明宣傳單。(鄭薇薇 攝)
老奶奶帶著孫子上街撿垃圾。(拍客老AO 攝)
思明區(qū)的老街變得更整潔更美了。(拍客柯為民 攝)
市民響應“文明微行動”號召。(拍客老AO 攝)
義工給店家發(fā)放垃圾分類宣傳冊。 (拍客柯雄堅 攝)
臺海網(wǎng)8月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7月29日下午4時許,開元路、思明北路老街騎樓下,因為一支“文明尋訪團”的到來變得熱鬧。一群穿著紅馬甲的萌娃,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拿著宣傳物料,穿街走巷,敲開了一間間商鋪的大門。他們大膽地宣導 “文明公約”“垃圾不落地”等文明知識,發(fā)放垃圾分類袋,還撿起路上的垃圾。
除了宣導,他們中還有不少拍客,拿著手機、攝影機,不停拍下他們眼中的美。拍客們說,許久不來,沒想到老街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不僅街道整潔了,交通也變得更有序了。以前人車混流的狀況,因一側(cè)增設了人車分離欄而改變。“老街變美了!”
拍客們也拍下了不少不文明的現(xiàn)象:煙頭隨處丟、座椅占道擺放、衣服隨處晾曬等。“如果叔叔們能不亂扔煙頭,老街肯定更美。”就像小義工鄭思婕說的,他們希望能有更多人從身邊小事做起,讓廈門變得更加美麗。而這也是“文明微行動”應有之義——發(fā)現(xiàn)美廈門,“義”起美廈門。
據(jù)悉,該“文明微行動”也是思明區(qū)響應市委文明辦、廈門日報社發(fā)起的“周末,一起‘美’廈門去”倡議,踐行“做最美廈門人,迎全球嘉賓客”的舉措。思明區(qū)委文明辦負責人希望更多市民能加入“文明尋訪團”,走進思明城區(qū)的大街小巷,欣賞城市之美的同時,通過身體力行的宣導,讓一個個“文明微行動”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
義工
祖孫三代齊上陣 穿街走巷倡文明
7月29日,首次走進鷺江街道的“文明尋訪團”由38個家庭組成,很多都是祖孫親子齊上陣,還有祖孫三代一起來的。
“從小耳濡目染,有助于他養(yǎng)成文明習慣。”劉腰是開元永樂藝術(shù)團帶頭人,一得知活動消息就帶著2歲半的孫子報名了。她說,“文明是城市最好的風采。在各國外賓面前,我們更要展現(xiàn)好這個風采。”
當天下午4時許,成員們從鷺江街道辦事處出發(fā),兵分兩路,分別沿著開元路和思明北路,一邊撿垃圾,一邊重點針對店家“門前三包”、文明晾曬、垃圾不落地等“文明微行動”開展宣導。最后,兩路成員在鷺江老劇場文化公園集合。
因為萌娃的加入,“文明尋訪團”回頭率頗高。鄭博文馬上要讀大班了,因為可愛、俊俏的形象,很小就是代言人,曾給酒店做過宣傳。這次,他儼然成了“文明微行動”代言人。“姐姐,愛護環(huán)境,做好垃圾分類。”看到一位姐姐拉著行李箱走過,博文一點都不害羞,沖上去要發(fā)宣傳冊。姐姐回過頭,笑了笑,接過宣傳冊。博文說了句“謝謝”。這文明的一幕也被拍客拍了下來。
拍客
記錄義工尋訪路 拍下老街新變化
拍客“老AO”住在長青路,愛攝影,也愛逛老街。他時常會用鏡頭記錄老街的變化。他說,經(jīng)過整治提升,老街真的變美了。
“以前,開元路兩邊車輛亂停,本就不大的道路越顯狹窄,人車只能混行。騎樓下,也是各種亂堆亂放”。他說,現(xiàn)在道路不僅整潔了,還增設了圍欄,人車分流,“安全又有序。”
當天,“文明尋訪團”走過的地方也變得更加整潔。這一切也被他的鏡頭記錄下來。“大聲說!勇敢說!一級棒!”73歲的朱秀卿大聲地給孫女林欣妍鼓勁——鼓勵她走到前頭,大方地向店家宣導文明公約。當天,她不僅帶著孫女來參加,還把大姐朱秀蓮、四妹朱秀珍和她的孫子叫上。大姐負責統(tǒng)領(lǐng)安排,秀卿負責帶孫女做宣導,四妹則拉著孫子撿垃圾,不一會就撿了大半袋垃圾。
四妹的孫子郭慶翔也漸漸放開了,要跟著表姐去做“開門童”。“垃圾要分類,做個文明廈門人。”說起宣傳口號,他也一點都不含糊。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便利店的阿伯直夸:“這些孩子真不錯!”隔壁的劉阿媽也豎起大拇指,感嘆道:“孩子們都能做到的,我們更應該做到。”
呼吁
文明離不開大家 從身邊小事做起
尋訪中,義工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不少不文明現(xiàn)象。
“這邊有垃圾!”“這邊有煙頭!”“看來要給叔叔們多做宣傳!”馬上讀五年級的鄭思婕、鄭詩蘩一邊撿垃圾,一邊互相嘀咕。當天,這對閨蜜是拍客眼中的撿垃圾能手。她們說,老街的垃圾還是不少,有紙屑、果皮、塑料等,其中煙頭特別多。思婕的媽媽說,這可能和老街區(qū)有關(guān)。“文明家園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義工鄭薇薇也有同感。她列舉老街區(qū)多種不文明現(xiàn)象:狗的大便很多,小黃車遭破壞、亂停放,店鋪前污水橫流,裝修雜物亂堆,店鋪占道經(jīng)營,空中拋垃圾,小廣告到處貼等。另外,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也有待提高,垃圾亂丟、垃圾箱很臟。
她說,這段時間,除了小黃車以外,其他不文明現(xiàn)象都有改善。其中,改善最大的是隨地吐痰和隨手丟垃圾。店鋪前污水橫流的情況也少了,整潔度提高了。“這都是很難得的!”不過,鄭薇薇覺得,老城區(qū)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變得更文明美麗,“只要我們都動起手來,相信廈門一定會更美。”
【鏈接】
參與“文明微行動”
做好身邊八件小事
門前三包
文明晾曬
愛護公物
禮讓出行
文明騎行
文明遛狗
自覺禁煙
垃圾不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