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5月3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丁零零……”清脆的鈴聲響起,200多輛自行車沿著美麗的車道依次前行,一群身著英倫服飾、“民國風”服裝的騎手出現(xiàn)在綠道上,引來了數(shù)百名圍觀者。昨天下午,首屆福建省復古自行車騎行大會在杏林灣環(huán)灣綠道舉行。
來自前埔的謝志勇帶著女兒謝時攀,開車找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地點。在大同中學讀書的謝時攀說,爸爸喜歡收藏自行車,對這次復古騎行大會十分重視,家中的兩輛鳳凰自行車擦了又擦,“連續(xù)兩天,每天都擦到晚上12點多”。謝時攀穿一身“民國風”服裝,爸爸又特意為她找了一把油紙傘,很有范兒。謝志勇家中收藏了15輛老自行車,最老的是上世紀50年代生產(chǎn)的。
謝志勇帶來了兩輛鳳凰自行車,其中一輛是出口的,另一輛是讓他最難忘的雙杠男式老鳳凰自行車。他說,10歲那年,鄰居曾用它載著他和哥哥,一起到海滄看電影《少林寺》。沒想到,20年后,他成了這輛車的新主人。“當時鄰居想賣掉它,我趕緊花300多元買了過來。我女兒剛好在那一年出生,所以它也一直陪伴我女兒成長。”剛買來時,坐墊壞了,車的原主人是老裁縫,心靈手巧,幫助做了一個布坐墊,謝志勇又找了一些流蘇綴在坐墊上,于是自行車又有了時代氣息。
“復古騎行既環(huán)保又健康,而且倡導的是綠色出行?!眳⒓域T行的莊先生說,“杏林灣畔風景優(yōu)美,騎著復古自行車,人仿佛在畫中游,真美!”
據(jù)主辦方廈門市集美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介紹,本屆復古騎行大會重在參與,讓更多市民在復古、時尚、環(huán)保、年輕中感受小清新和慢生活,感受綠色出行的魅力。
【名詞解釋】
復古騎行
據(jù)悉,復古騎行最早由一群熱衷復古風的英國人組織,他們懷念19世紀的本土紳士文化,從2009年開始在倫敦舉辦活動,參與者必須穿著具有英倫風格的粗花呢套裝,并且騎著經(jīng)典復古款自行車。近年潮流界的復古風以及自行車回潮,搭上環(huán)保概念還有自行車與戶外這些熱門元素,這項別具特色的活動得到了廣泛支持,從英國延伸到多個國家,也慢慢延伸到中國。
【鏈接】
環(huán)杏林灣岸線景觀工程
這是一個環(huán)繞杏林灣打造的帶狀生態(tài)運動公園,沿線總長26公里,沿灣布局有連續(xù)步行道、自行車道、綠道。其中,從廈門園博苑西側(cè)至IOI棕櫚城項目附近,2.6公里長的示范段也在“復古騎行大會”上正式投用。這條以景觀和濱水休閑活動為主題的景觀帶上,有休閑吧、茶室、游客休息區(qū),透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清新氣息,將成為“樂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