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4月3日訊 (通訊員 林瑞聲 蔡江沈/文 朱毅力/圖)臺灣的皮影戲、香港的木偶劇、翔安的閩南童謠,匯集成一臺經典的傳統(tǒng)文化“大餐”。1日上午,兩岸三地校園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翔安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精彩上演,此次活動以“同是一家人”為主題,來自臺灣、香港的100多名小朋友登臺獻藝,吸引近千名觀眾到場觀看。
此次活動由馬巷中心小學主辦,為了來翔安交流演出,臺灣高雄竹圍小學皮影藝術團精心準備,除了拿手的《荒島奇遇記》經典劇目外,還特意編排了一出童話《小鼬鼠萬歲》皮影戲,15個“小藝術家”的聯(lián)袂演出博得現(xiàn)場陣陣掌聲。此外,香港小演員的神話木偶劇《三打白骨精》及經典提線木偶劇《水漫金山》等節(jié)目同樣贏得喝彩。
高雄市竹圍國小輔導主任吳燕招告訴記者,他們在2010年就開始到香港進行校園文化交流,此次是首次來廈門參加兩岸三地校園文化交流演出,最吸引他們注意的還是翔安的“閩南童謠”。據了解,由翔安區(qū)馬巷中心小學策劃編導的原創(chuàng)閩南童謠舞蹈《博狀元》、《歸巢》、《普洱茶》節(jié)目,博得了現(xiàn)場觀眾熱烈的掌聲,當獲得鷺島金獎的《咱兜的大瓦厝》登臺時,整個匯演被推向了高潮。
“他們以兒歌的形式,配合游戲、動作表演等,讓閩南童謠真正‘活’起來?!毕愀埸S暉木偶皮影劇團團長莊玉麗對閩南童謠舞蹈贊不絕口,她覺得馬巷中心小學策劃的閩南童謠舞蹈讓人耳目一新。
馬巷中心小學校長許成績告訴記者,港臺廈兩岸三地在教育體制、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是希望三地少年兒童以文化藝術交流為載體,進一步加強溝通和聯(lián)系。接下來,他們正策劃一個新的創(chuàng)編,希望把閩南童謠的濃濃的鄉(xiāng)情、鄉(xiāng)味,包括一些戲劇性的表演帶到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