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聯(lián)合國難民署本月發(fā)布的報告稱,據(jù)近東救濟工程處估計,在2023年10月至12月期間,加沙地帶有多達170萬人流離失所。
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三個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他們上至81歲,下至12歲,都是在這場巴以沖突中流離失所的人。無家可歸、缺衣少食,而像這三個人一樣的悲慘經(jīng)歷每天都在巴勒斯坦上演。

穆斯塔法、穆罕默德、馬拉姆是三個生活在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
穆斯塔法現(xiàn)年81歲,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他年僅5歲。當時,他被迫與家人逃往加沙南部的拉法。如今已是曾祖父的他,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撤離,暫時落腳在加沙南部的馬瓦西。

巴勒斯坦難民 穆斯塔法:新一輪巴以沖突下,我們撤離了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不同的規(guī)模。相比1948年時的景象,我像經(jīng)歷了一千次撤離一般,沒有住所、沒有衣服、沒有水、沒有食物,食物幾乎已經(jīng)斷供。

穆斯塔法說,新一輪巴以沖突下,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活下去。

巴勒斯坦難民 穆斯塔法:1948年,我的愿望是回到家園,但今天我的愿望是活下去。當時希望回到我的家鄉(xiāng)、我的農(nóng)場、我的住所,回到我的柑橘樹和水井之間的生活中。今天我只希望活得健康,沒有殘疾,現(xiàn)在活下來都很難。

穆罕默德和他的母親住在加沙中部的努賽賴特難民營。本月初,以軍一場突如其來的轟炸讓這里的建筑被毀,大量巴勒斯坦人死亡。所幸,他活了下來。

巴勒斯坦難民 穆罕默德:當時我們正要去睡覺,我走到了我的房間,二樓遭到了襲擊,實際上炸彈擊中了三樓,然后倒塌到了二樓。有人遇難了,所幸我活了下來。
穆罕默德的母親說,他們是從加沙中部其他地區(qū)來到努賽賴特難民營的。沒想到,難民營竟多次遭到以軍襲擊,導致很多人喪生。

聲音來源 穆罕默德的母親:我們住在這里8個月了,這不是第一次遭襲,已經(jīng)是第四次了,前不久也遭襲了。

同樣失去住所的巴勒斯坦女孩馬拉姆每天都在為吃喝發(fā)愁。馬拉姆今年只有12歲,和家人住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由于缺少生活用水,她和居住在這里的大批難民每天提著水桶來取水。

巴勒斯坦難民兒童 馬拉姆:我們以前有水,但是現(xiàn)在食物和水都很稀缺,錢也沒有,一切都很難,我們感覺精疲力盡,獲取水和食物是艱難的事情。
馬拉姆說,她的家在沖突中被摧毀,以往的日子一去不復(fù)返了。

巴勒斯坦難民兒童 馬拉姆:我們的家以前很好,但是現(xiàn)在全都被炮彈摧毀了。以前我們還可以跟朋友們玩耍,我們很懷念上學的日子,現(xiàn)在哪里還有學校。所有的東西都被摧毀了,什么都沒了,我的夢想也沒了,我們的夢想被摧毀了,什么都回不來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