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月7日,瑞典檢察官辦公室宣布,瑞典方面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初步調查已經結束,結論是:瑞典缺乏管轄權。

△法國24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瑞典檢方在當天發(fā)布的新聞公報中說,初步調查的目的是調查此次破壞活動是否針對瑞典,從而威脅瑞典的安全。而調查結果已經證明,事實并非如此。
負責調查工作的瑞典檢察官永奎斯特當天表示,瑞典方面與同時調查“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其他國家進行合作,對與事件相關的許多其他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得出的總體結論是,瑞典沒有進一步調查此事的管轄權,“繼續(xù)這項調查不是瑞典的任務”。
永奎斯特稱,針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初步調查是系統(tǒng)的和徹底的。丹麥和德國的初步調查仍在繼續(xù),由于國際司法合作普遍保密,他無法對已經發(fā)生的合作進一步發(fā)表評論。

△路透社報道截圖
資訊多一點:
2022年9月26日,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發(fā)生爆炸,調查發(fā)現(xiàn),4條管道中的3條發(fā)生泄漏,共有4個泄漏點,位于瑞典和丹麥附近的海域。
各方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系“蓄意破壞”,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進行獨立調查。 俄羅斯曾多次呼吁參與共同調查,但遭到西方國家的拒絕。
2023年2月8日,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發(fā)文爆料稱,“北溪”天然氣管道系美國情報部門和美軍秘密破壞。美國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西摩·赫什文章截圖
德國多家媒體當?shù)貢r間7日報道稱,在瑞典結束調查后,德國聯(lián)邦刑事犯罪調查局已公開表示,將繼續(xù)調查“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李勇慧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采訪時指出,瑞典停止調查對德國方面的調查不會產生消極影響。
“瑞典會把自己調查、收集的相關資料轉交德國,并且要向德國進一步說明調查情況。德國在拿到更詳細的調查資料后,可以和自己搜查出來的一些證物做對比。總體來看,瑞典結束調查并把案件資料交給德國,是有益于德國繼續(xù)進行調查的。”

△路透社報道配圖:2023年3月14日,德國調查人員在呂根島一個船塢中發(fā)現(xiàn)一艘名為“仙女座”號的游艇上有爆炸物痕跡,據(jù)信該游艇被用于實施對“北溪”管道的爆炸。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表示,在瑞典結束調查后,俄羅斯將關注德國對爆炸事件的調查情況。他同時強調,俄羅斯曾多次索要有關調查的信息,但都被拒絕了。

△塔斯社報道截圖
此前一天,佩斯科夫稱“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是“針對關鍵國際基礎設施的蓄意破壞”,俄方多次要求西方國家分享調查情況,但毫無所獲。而俄羅斯駐德國大使謝爾蓋·涅恰耶夫去年年底也表示,歐洲擁有最先進的情報和技術鑒定手段,卻無法揭露一年多前“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發(fā)生的針對歐洲戰(zhàn)略基礎設施的恐怖襲擊,“這讓人難以置信”。
李勇慧認為,瑞典停止“北溪”爆炸案調查并拒絕向俄羅斯方面透露相關情況,表明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之間的不信任還在加深。
從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俄羅斯與歐洲的關系就陷入谷底。這次瑞典停止對北溪管道的調查,并拒絕向俄羅斯透露案件調查情況,進一步表現(xiàn)出俄羅斯和歐洲之間關系的破裂。
天然氣管道是德國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管道被炸,德國應該投入更多的情報和技術鑒定手段,盡快給公眾一個答案。未來不僅是德國人和歐洲人,俄羅斯人也會更加關注案件調查的走向。
素材來源丨環(huán)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總臺記者丨郝曉麗阮佳聞 楊卓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