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2月5日報道,本月初,多位金融業(yè)知名人士提醒美國注意其國債繼續(xù)增長的風險。例如,金融大師、哲學家納西姆·塔勒布將美國國債狀況稱為“致命螺旋”。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zhí)行官警告稱,如果美國國債繼續(xù)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世界金融市場可能“造反”。美國國債可能帶來危險的說法為何從過去的陰謀論變成了現在的主流觀點?
《黑天鵝》一書的作者塔勒布曾作為交易員在1987年美國股災中獲利,并因此享譽金融界。他還準確預言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塔勒布過去很少對國債問題發(fā)表意見,但他上周發(fā)表了非常嚴厲的言論。他表示,由于美國國會擔心采取“正確行為”(即限制支出)的后果并多次提高國債上限,“債務螺旋”遲早會在美國形成,“而‘債務螺旋’是一種‘致命螺旋’”。
塔勒布表示,未來的債務危機將成為“白天鵝”(即絕對可預見且在意料之中的事。與其相對,“黑天鵝”則指不可預知的危機)。盡管塔勒布并未具體描述此類事件的后果,但他表示,美國財政赤字和總體經濟已變得更為脆弱且難以承受各種沖擊,除非發(fā)生奇跡,否則美國將無法逃脫這一危機。
幾天前,摩根大通首席執(zhí)行官杰米·戴蒙也談到了美國國債增長的災難性后果。他說,美國國債的增長曲線類似于冰球球桿,其擁有平直的長柄,但末端帶有彎鉤。他表示,現在的美國金融系統如同一輛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沖向懸崖的汽車。如果局面近期得不到糾正,則美國將面對金融市場的真正“造反”(大概指投資者將拒絕購買美國國債)。令他感到憤怒的是,現在美國政府每年的借債額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5%,而這一指標過去(哪怕是在經濟衰退期間)未曾超過3%至4%。
除了上述兩位金融大腕之外,美國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和貝萊德公司副董事長菲利普·希爾德布蘭德1月也談及了國債問題。魯賓表示,美國經濟狀況因存在巨額赤字而很“恐怖”。希爾德布蘭德則認為,巨額國債正在威脅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從歷史上看,美國國債話題至少在過去30年里一直相當微妙。人們一直對國債的持續(xù)增長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絕對數值感到擔憂。但總的來說,只有少數專業(yè)投資者持有同樣的擔憂。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債在很長一段時間后首次成為政府高層的討論話題。
發(fā)生了何種變化?事實上,就絕對數值而言,國債的增長無疑是驚人的。1993年,(不包括政府內部借款的)美國國債總額約為4萬億美元。到2023年底,這一指標達到34萬億美元,增長了7.5倍。不過,這一天文數字本身并沒有任何意義。畢竟,在過去30年里,各國債務普遍增長了11倍。更重要的是債務與GDP的比值,但美國這方面的情況更糟。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國國債不超過GDP的50%,按歷史標準看屬于正常水平。在接下來的10年里,這一比值略有升高,達到55%。但進入21世紀后,美國國債規(guī)模開始迅速膨脹,到2010年已達到GDP的90%,目前超過GDP的120%。這比二戰(zhàn)期間還要高。二戰(zhàn)時,美國政府不得不緊急大規(guī)模舉債以滿足軍事需求。
過去,盡管美國國債絕對值很大,但美國在債務負擔方面僅處于發(fā)達國家的中間水平。但現在,該國已成為債務負擔方面的領跑者之一。在七國集團國家中,只有日本和意大利領先于美國。不應忘記,GDP指標本身如今也發(fā)生了變化,現在包括科研支出等項目。而美國每年的科研支出達到1.5萬億至2萬億美元。如果按老方法計算,則美國國債與GDP的比值會更高。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