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商報》網站2月28日報道,德法兩國就核電在歐洲能源政策中的地位的爭執(zhí)加劇。現在,法國強化了其反德路線。巴黎與10個歐盟成員國一起增加了對德國的壓力。
11個歐盟成員國2月28日發(fā)表聲明稱:“核能是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生產‘基本負載電力’和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的眾多手段之一。”除法國外,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克羅地亞、荷蘭和芬蘭也是宣言的簽字國。
報道稱,歐盟能源部長會議在斯德哥爾摩舉行。在會議期間,上述各國代表強調了“加強歐洲在核能領域合作的意愿”。具體而言,這涉及在研究、工業(yè)項目和核能經濟的供應鏈方面展開合作。瑞典代表也參加了這一“親核俱樂部”的會議,但沒有在聲明上簽字。法國政府人士稱,這是因為瑞典目前是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所以有義務保持中立。
巴黎方面申明,啟動這一核電倡議遵循的不是“陣營邏輯”,而是“對話邏輯”。但迄今歐盟內部兩大陣營都沒有表露出多少妥協(xié)意愿。
報道說,德國反對將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相提并論。西班牙和奧地利等國也支持德國的立場。德國聯邦經濟部就此表態(tài)稱:“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用核能生產的氫也不是可再生的綠氫。”
據報道,法德兩國在核能方面的對立正演變?yōu)闅W洲能源轉型的沖突主線。就在一年多前,柏林和巴黎為是否應將核能列入《可持續(xù)金融分類方案》以便使之得到投資而吵得不可開交。最后雙方達成妥協(xié),將核能和天然氣作為“過渡技術”納入了這一分類方案。
現在歐盟將制定新版《可再生能源方針》。就核能等低碳能源是否以及應在多大程度上被納入歐盟綠色能源擴建目標,德法兩國觀點相左。這也涉及用核電制造的氫與用水電和風電制造的“綠氫”是否應具有同等地位。(編譯/王勍)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