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之前,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不僅翻開了中美關系的新篇章,世界格局也為之一變。50年后的今天,在中美關系遭遇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把握現在,開創(chuàng)未來。畢竟,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均要遭殃。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
我們注意到,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一些高官近來相繼表示,美方不尋求“新冷戰(zhàn)”,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fā)生沖突對抗。但我們同時又看到,在涉及中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一系列問題上,美方仍在不斷挑起新的事端,繼續(xù)對兩國關系造成傷害和破壞。須認識到,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為此,拜登當學尼克松,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尼克松推動中美關系改善的戰(zhàn)略膽識和政治魄力值得學習?;厥?0年前,中美兩國正常交往已經終止了數十年,美國內外都有不少反對中美改善關系的論調。尼克松與中國老一輩領導人一道,作出了重新開啟兩國交往大門的戰(zhàn)略決策,深刻影響并造福了中美和世界。50年后的今天,美國主張對華友好的聲音受到壓制,中美關系又處在新的十字路口。與此同時,中國對美政策和態(tài)度始終是明確和一貫的。美方應再次展現大格局、體現大擔當,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穩(wěn)定發(fā)展的正確軌道,重新書寫中美關系“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話。
尼克松所采取的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對華態(tài)度值得學習?;厥?0年前,中美之所以能夠在長期對立隔絕的狀態(tài)下實現破冰,根本原因是雙方能從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fā),在尊重彼此的政治制度和發(fā)展模式的基礎上求同存異?!渡虾9珗蟆肺谋緵]有用外交辭令掩飾雙方的不同觀點,而是用將近一半的篇幅分別闡述兩國對一系列國際問題的看法,實際上是兩國之間的分歧,之后再肯定兩國的共同點。50年后的今天,“新冷戰(zhàn)”的論調在華盛頓抬頭,美方一些反華勢力蓄意挑動意識形態(tài)對抗、政治制度對立。在此背景下,要搞好中美關系,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尼克松所秉持的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的務實精神值得學習?;厥?0年前,尼克松在訪華一周時間內,與中方一道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和處理敏感問題,避免對兩國合作造成不必要的干擾。正是得益于雙方共同努力,中美兩國政府發(fā)表了《上海公報》,為兩國交往與合作鋪下了第一塊基石。50年后的今天,作為全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fā)達國家,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看法,一點兒也不奇怪。關鍵在于,要妥善管控分歧,聚焦合作領域,共同尋找彼此在人類地球村的和平共處之道。
50年來,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不斷向前,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恐怕遠超尼克松等人當年的想象。中美年雙邊貿易額從上世紀70年代的1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7556億美元,被一些外媒認為已經到了“大到不能倒”的程度。而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國際金融穩(wěn)定、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維和、反恐等領域展開的廣泛合作,不僅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繁榮。時至今日,美國應該如何回答世紀之問?答案顯而易見!(文/陳向陽)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