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地獨立之后,美國威脅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2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稱歐盟將正式提出第一輪針對俄羅斯的一攬子制裁措施。隨后,英國也宣布對俄羅斯“第一波”經(jīng)濟制裁,包括針對五家俄羅斯銀行以及三名“特別高凈值人士”實施制裁。
雖然烏克蘭局勢升級以來,美國與其歐洲盟友看似立場一致,但實際上,他們之間還是存在溫差,它們之間的分歧和矛盾也在局勢變化過程中一一暴露了出來。

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后對俄態(tài)度強硬,一再鼓動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不斷渲染俄羅斯的“入侵”風(fēng)險,還將多批武器運抵烏克蘭,并承諾向烏提供更多軍事及經(jīng)濟援助等。美國還加緊向波蘭、羅馬尼亞等靠近烏克蘭的北約盟國境內(nèi)派兵,此舉被俄方批評為將加劇軍事緊張的“破壞性舉措”。

美國還拿俄羅斯最關(guān)注的北約東擴問題做文章,時不時炒作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
“脫歐”的英國在這一問題上緊緊追隨美國,不僅運送武器、緊跟美國撤離外交人員,也在北約東擴問題上不斷為烏克蘭撐腰。

英國首相 約翰遜:我認為對話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不能將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愿望作為交換條件。

美國及英國的所作所為并未獲得歐洲盟友的一致支持。德國、法國等老牌歐洲國家心知肚明,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歐洲地區(qū)安全局勢失控的風(fēng)險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同時,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國家而言,如果跟隨美國一起加大對俄制裁力度,則必然會導(dǎo)致俄羅斯的反制裁,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歐洲國家本身。德國方面呼吁,外交是唯一能使局勢降級的手段。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更是在講話時強調(diào),歐洲人有自己的考慮,他還說,歐洲目前面臨著外來的“破壞穩(wěn)定的力量”。

法國總統(tǒng) 馬克龍:對于我們及俄羅斯來說,為了歐洲大陸的安全,我們需要與俄羅斯展開對話。我們作為歐洲人,可以把需求列出來,相互尊重對方需求。面對外來干預(yù)、操縱及破壞穩(wěn)定的力量時,我們需要一場坦誠、高質(zhì)量的對話。

雖然法德等在地緣戰(zhàn)略上與美國有著深度分歧,采取了不同方式應(yīng)對烏克蘭危機,但由于美國拜登政府內(nèi)政成績不佳,迫切利用烏克蘭議題轉(zhuǎn)移國內(nèi)民眾注意力,推動俄烏局勢不斷升級,法國、德國等歐洲盟友也被迫卷入了這場危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