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
據(jù)“今日俄羅斯”(RT)4日消息,俄羅斯一眼科診所將世衛(wèi)組織(WHO)駐俄羅斯機構(gòu)告上法庭,并提出索賠,理由是世衛(wèi)組織此前將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而該眼科診所的名字也為“Omicron”,其負責人表示,擔心此舉損害企業(yè)形象。

RT報道截圖
RT介紹,這家碰巧同名的眼科診所全名為“奧密克戎眼科診所網(wǎng)絡”,其負責人、也是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的亞歷山大·帕達爾于上月30日向莫斯科仲裁法院提出索賠請求,當?shù)孛襟w于本月3日報道了這位負責人的不滿和抱怨。
RT稱,亞歷山大·帕達爾堅持認為,“奧密克戎”一詞來命名新冠病毒變異株或者其他一些感染病的行為應該被列入黑名單。
“我們的名字是注冊商標,主要在醫(yī)療和保健領域,這是我們的核心業(yè)務。”帕達爾稱,“和一些冠狀病毒的聯(lián)系,會損害我們的聲譽。”
“想想吧,如果有人死于‘奧密克戎’——你的親戚或者朋友,你不太可能去一家與之同名的診所的,”他說道。

RT配圖
報道稱,這位眼科診所負責人還表示,他投入了大量資金為其公司做廣告。而現(xiàn)在,由于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暴發(fā),“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搜索結(jié)果取代了對其公司的搜索結(jié)果。對此,他表示,由此產(chǎn)生的巨大經(jīng)濟損失無法避免。
俄羅斯“奧密克戎”眼科診所這一做法,也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有網(wǎng)友表示認同,說:“為什么不叫Covid-19德爾塔變異株為Covid-19.1, 奧密克戎應該是19.2,這省去了很多問題,尤其是當涉及到名字時。”↓

也有網(wǎng)友感覺這一幕似曾相識:“這和科羅娜(Corona,也譯作冠狀)啤酒一樣。但是沒有人會(因此)起訴。(起訴)科學家嗎?”↓

還有人想到了美國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稱:“奧密克戎是一個被很多公司當做名字的詞語。難道達美航空公司也要因用Delta(也譯作德爾塔)命名變異株而起訴嗎?”↓

因為和冠狀病毒重名,自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科羅娜啤酒就因為名字和病毒類似,遭遇尷尬處境。“Corona”一詞源于拉丁語,在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拉丁語系中有“王冠”的意思。在1965年,當人類首次發(fā)現(xiàn)這種帶有冠狀尖刺的病毒時,就形象地使用“Corona”來命名冠狀病毒(Coronavirus)。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作者:索炎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