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消息,歐盟剛剛公布一項斥資3000億歐元、名為“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的投資計劃。法新社稱,這一計劃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文件稱:“全球門戶的目標是在2021年至2027年期間動用多達3000億歐元的投資……將歐盟、成員國、歐洲金融機構和國家發(fā)展金融機構的資源匯集在一起。”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社等媒體此前報道稱,這份計劃長達14頁的文件就數字化、交通、氣候、能源等計劃提出了具體想法。該計劃研究如何利用來自成員國、金融機構和私營部門的資金,幫助開發(fā)基礎設施建設。
不過,報道指出,雖然公開的文件并未明確將該計劃定位為中國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歐盟委員會官員此前在被問及這項計劃時也刻意避免提及中國,但BBC報道援引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跨大西洋高級研究員安德魯·斯莫爾(Andrew Small)的話稱,“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全球門戶計劃就不會存在”。斯莫爾還宣稱,此舉“標志著歐洲首次認真整合一攬子計劃,并確立融資機制,考慮向中國貸款的國家因此有了替代選擇”。
歐盟這項計劃的背后用意顯而易見。
事實上,與歐盟最新推出的這項所謂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如出一轍的,還有拜登政府此前計劃最快于明年1月啟動的一個名為“重建更美好世界”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
關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日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8年來,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xù)的高質量發(fā)展理念,推動建成了一大批合作項目,加強了各國互聯(lián)互通水平,為共建國家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利益,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汪文斌強調,中方認為,全球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空間廣闊,各類相關倡議不存在相互抗衡或彼此取代的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搭橋而不是拆橋,是互聯(lián)互通而不是相互脫鉤,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封閉排他。(烏元春)
(來源:環(huán)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