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新冠病毒溯源,美方近期掀起新一輪炒作。美國媒體、政客、情報部門等“演員”粉墨登場、一唱一和,再度上演了一出栽贓中國的鬧劇。
“演員們”著實賣力,但劇情拙劣可笑。他們一出場,似曾相識的套路感便撲面而來:先是《華爾街日報》在世衛(wèi)大會開幕前夕發(fā)文,聲稱獲得一份秘密情報,蓄意將新冠疫情源頭指向武漢實驗室。隨后部分美媒跟風炒作、散播謠言。緊接著美政客登場,以所謂“公眾壓力”為由下令情報機構(gòu)介入調(diào)查。一場有預謀的污名化中國的鬧劇就此上演。
一樣的手法,一樣的情節(jié)——外界對此并不陌生。比如在新疆問題上,美方同樣有這樣一條“謊言鏈條”:所謂的智庫專家杜撰報告、媒體跟進炒作、政客發(fā)聲威脅等等。所不同的,只在于“演員”根據(jù)需要稍作更換而已。

外界注意到,《華爾街日報》上述文章作者之一名叫邁克·戈登。此人因當年在《紐約時報》編造伊拉克藏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而聲名狼藉,以至于他的名字成為“專業(yè)造假”的代名詞。近20年后的今天,伊拉克深陷戰(zhàn)亂之苦,但邁克·戈登未受任何影響,反而繼續(xù)充當謠言放風者。此人扮演的角色,與反華學者鄭國恩在新疆問題上的角色何其相似?
至于《華爾街日報》,它曾于去年2月刊發(fā)一篇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評論文章,公然煽動種族歧視,詆毀中國防疫努力,遭到國際社會普遍譴責。如今該報在病毒溯源問題上充當污名化中國的“急先鋒”,進一步暴露了其作為政治打手的真面目。
為將再度栽贓中國一事坐實,美方需要所謂的證據(jù)。于是,當年伊拉克戰(zhàn)爭時在美政府授意下搞出“一管洗衣粉”的美情報部門,再次站到了“演出”前臺。
讓情報部門越俎代庖進行科學調(diào)查、甚至設定90天時間,這本身就荒唐至極。更何況,美情報部門劣跡斑斑,毫無信譽可言。從在世界多國策劃“顏色革命”搞顛覆活動,到對包括盟友在內(nèi)的全球進行大規(guī)模監(jiān)控,美情報部門的所作所為充分驗證了美前國務卿、前中情局局長蓬佩奧的名言——“我們?nèi)鲋e、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更諷刺的是,去年美國前任政府曾試圖在新冠源頭上栽贓中國,被民主黨人批評為陰謀論和“政治武器”。如今,出于“甩鍋”推責與打壓中國的需要,民主黨政府卻不顧臉面地改口,重復前任的錯誤。這何嘗不是美式政治體制的悲哀?

在病毒溯源問題上,美方某些人故伎重施,哪怕漏洞百出,哪怕千夫所指,也硬著頭皮執(zhí)意操弄、栽贓中國,這哪里有一個全球超級大國應有的體面?完全是一副蠻橫的霸權(quán)做派!
鬧劇就是鬧劇,掀不起風浪,騙不了世界。美情報機構(gòu)老套又拙劣的手法,早就被世界看穿。世衛(wèi)組織連番表態(tài),警告病毒溯源工作正在被政治“毒害”。不少分析人士直斥,美政客讓情報機構(gòu)主導溯源調(diào)查完全“反科學”。
美方不要幻想借情報部門之手編造一份栽贓中國的報告,沒人會相信基于謊言得出的結(jié)論。美方某些人的政治操弄不僅破壞全球抗疫努力,也會使自身輸了道義、毀了聲譽,可謂損人害己、得不償失?。▏H銳評評論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