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上月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一片譴責,要求日方負起責任的呼聲不絕于耳。

△當地時間4月26日,韓國200艘漁船聚集在抗倭名將像前,抗議日本做出核污染水排海決定。
然而伴隨著各方的普遍疑慮和反對,日本從企業(yè)到政府的“不老實”做派也變本加厲起來。
隱瞞、出事、再隱瞞……日本核安全問題頻發(fā)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日前承認,此前在福島核電站地面發(fā)現的凝膠狀物體確由放射性廢棄物外泄造成,部分泄漏物可能已經隨雨水入海。
其實早在3月,東電工作人員就發(fā)現了問題,但直到兩個月后的現在,東電才最終承認確有泄漏。而這兩個月拖延的代價則是“部分泄漏物或已入海”。即使問題嚴重到了如此程度,東電仍嘴硬地認為此次外泄事故“沒有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指出,東電出現類似情況已非一次兩次。篡改數據、隱瞞風險似乎是他們的第一選擇,總是要等到實在瞞不住了才勉強承認。而無論結果多么令人震驚,都簡單歸咎于“疏忽大意”。由這樣的公司承擔福島核事故處置這一事關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的大事,不得不讓人感到擔憂。

△趙立堅
事實確實如此。迄今為止,東電已有多次隱瞞虛報和篡改信息的前科。
公開報道顯示,東電公司2007年承認,東電公司在自1977年起在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等199次例行檢查中,都存在篡改檢測數據、隱瞞反應堆故障的行為。而在對福島核事故后續(xù)處置中,東電也應對遲緩。2013年8月,在公眾質疑下,東電承認約有300噸高濃度核污染水從鋼槽中漏出,部分可能已經漏入了太平洋。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總部大樓
簡單回顧一下日本核工業(yè)發(fā)展史就會發(fā)現,日本核電業(yè)界數十年來對核安全問題一再漠視、隱瞞遲報和無所作為。
以福井縣美濱核電站為例,該核電站在1973年、1991年都曾發(fā)生事故,但管理該核電站的關西電力公司卻選擇隱瞞且未采取實質行動,結果是2004年再發(fā)嚴重事故,導致5死7傷。此事故也是日本的在運核電廠首次有人員生命損失。

△美濱核電站
關西電力的做派并非特例。據統(tǒng)計,自1978年至2006年的近30年間,日本各大核電站已發(fā)生數十起級別不等的事故,但多數核電站事后均選擇隱瞞不報。比如,1998年北陸電力的志賀核電站、1991年中部電力的濱岡核電站都曾發(fā)生控制棒脫出事故,但均未上報,直至多年后才被告發(fā)。
“用一個問題來制造更多問題很不明智”
不單企業(yè)如此,日本政府的“不老實”更讓國際社會擔憂。而這種“不老實”首先打的就是日本自己的臉。
日本政府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后,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即堅稱“那些水喝了也沒什么事”。如此驚人言論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痛批和各國網友的群嘲,不少人直接喊話:“麻生桑,當著所有人喝一個!”

△麻生太郎

△日本網友:“麻生桑,你當著所有人的面喝一個看看!”
美國洛杉磯當地媒體“城市觀察”發(fā)表評論文章,以“正話反說”的方式對麻生極盡嘲諷:既然日本公開宣稱處理過的核污染水是無害的,他們完全可以留給自己用,包括“喝了它”。

△“城市觀察”(citywatch)報道截圖
文章“建議”,這些水可以注入日本眾多用于防洪、供水、發(fā)電和灌溉農作物的水庫,“蓄水池越大,稀釋的效果就越好”。而日本民眾應該不會介意這么做,因為日本政府和美國已向世界保證,“別擔心,很安全”。

△“城市觀察”(citywatch)報道截圖
近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就核污染水排海問題再做指示稱,東電等有關方面要盡力取得福島當地和全國國民的理解,同時處理好“形象受損”問題。

△菅義偉
不過,修補形象的愿望恐怕很難實現,因為東電公司和日本政府在處理核污染水問題上從一開始就打好了“怎么便宜怎么來”的算盤。
日本最大的英文報紙《日本時報》報道稱,日本公眾有充分理由不信任政府,特別是在東電應對不善、并以“片面”的理由堅稱核污染水沒有更多儲存空間之后。
報道援引日本核反應堆專家小井出博彰的話說,解決核污染水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在受損反應堆周圍建立混凝土圍場,但東電股東們卻因為成本問題一直拖延。事實上,他們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所遵循的一直是“金錢第一”原則。

△《日本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稱,東電公司、日本政府和日本媒體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來緩解公眾的恐懼和疑慮,“但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工作做得很糟糕”。

△《日本時報》報道截圖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在核污染水處理問題上,日本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占小便宜吃大虧。
《韓國時報》就發(fā)表評論文章指出,用核污染水這一個問題來制造更多問題是極不明智的。對于日本來說,建造更多的儲水設施并非不可能,這點代價“比輸掉選舉、破壞能源政策或引發(fā)與鄰國的國際沖突要低得多”。

△《韓國時報》報道截圖
與日本政府的“不老實”同樣令人齒冷的是美國一邊對進口日本食品發(fā)出警告、一邊公然力挺日本排海決定的典型“雙標”做法。對此,作為盟友的韓國也很生氣。
韓國外交部長官鄭義溶上月表示,目前只有美國對日方的核污染水排海決定持積極態(tài)度,因此韓國政府要求美方向韓方提供相關科學依據,以幫助判斷日方的決定是否透明并符合全球安全標準。

△鄭義溶
美國海洋專家、前阿拉斯加大學教授里克·施泰納近期指出,日本方面有關核污染水排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威脅很小的說法“非常值得懷疑”,“拜登政府必須敦促日本放棄這個不必要且危險的計劃”。

△《韓國時報》報道截圖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黃彪
編輯丨林維 單立娟
簽審丨劉鵬 王堅
監(jiān)制丨關娟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