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新冠疫情對社會各方面造成的影響下,韓國年輕人的抑郁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4月27日,韓國聯合中心針對正在求職的596名30歲以下青年,用抑郁量表(CES-D)對由新冠疫情引發(fā)的抑郁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平均分數為23.2分,遠遠超出了需要接受心理咨詢的標準分值(16分),到了很嚴重的程度。
根據抑郁量表的測定標準,21分以上是中等抑郁,25分以上是重癥抑郁。從數據可以看出,抑郁感與求職難度、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
從壓力來源(可多選)來看,主要是求職(84.6%)和生計(68.8%)等。求職時間越長,抑郁量表數值就越高。求職時間6個月以下抑郁量表數值為21.7,6個月至1年為23.7,再以上為25.9。
從學歷來看,就業(yè)相對困難的2、3年制專科大學(25.0)和首爾仁川地區(qū)的4年制大學(24.6)的數值較高。
聯合中心在《新冠疫情和青年勞動實態(tài)》報告中指出,“與過去進行的類似研究結果相比,新冠疫情帶來的抑郁正在徹底吞噬青年求職者”。
報道指出,前往專業(yè)醫(yī)院就診的年輕人也在增加。據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透露,2020年因情緒障礙到醫(yī)院就診的患者(1016727人)中,20多歲(170987人)的比重為16.8%,在所有年齡段中占比最高。較2020年相比,患者整體上增加了5.6%,但20多歲患者劇增20.9%,首次超過了60多歲(164401人,16.2%)的患者人數。
情緒障礙是情緒調節(jié)困難、持續(xù)反常情緒的疾病,而抑郁癥就是其中的典型。
曾擔任韓國中央自殺預防中心主任的慶熙大學醫(yī)學院精神健康醫(yī)學系教授白鐘宇(音)解釋說,“年輕人在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經歷就業(yè)困難、失業(yè)危機、經濟困難等,精神痛苦也就相對更大”,“在正當好的年紀,隨著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而與周圍人的交流變少,通過休閑、趣味活動等緩解壓力的機會變少也是原因之一”。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