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文/凡凡) 近日,新華社記者徐澤宇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有關西方記者在北京架起長槍短炮拍攝武警的照片引發(fā)廣泛熱議,也招致不少網友的共鳴和對后者行為的憤慨。
之所以有共鳴,是因為類似招數我們已經見識得夠多。一直以來,很多出自西方媒體的中國照片,主色調往往是灰暗的,人物表情經常是呆滯的??諘绲慕值?、嚴肅的警察,是他們在中國最愛的素材,呈現出來的效果往往給人一種壓抑之感。
就在最近,還曝出BBC給中國武漢的視頻套上灰白色調的伎倆,被網友諷刺為“陰間濾鏡”。公眾再次見識到,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距離真實的中國究竟有多遠。
之所以憤慨,是因為在這個特殊時刻,謊言和陰謀更顯虛偽。在廣受關注的中國兩會期間,肩負“世界看中國”責任的部分西方記者,卻將焦點對準了軍人、警察、保安等,并費盡心思拍攝角度奇怪的照片。這是想向世界民眾說明什么?明顯夾帶私貨。
現在看來,使用“陰間濾鏡”的記者,似乎無法接受一個明亮真實的中國。為了將中國描繪得更加陰暗沉悶,他們一邊完全無視中國人的真實生活,有選擇性地拍攝一些意有所指的照片,并將照片、視頻處理得陰森慘淡;另一邊緊鑼密鼓地安排“演員”,導演出一部部子虛烏有的所謂“人間慘劇”。
明目張膽的捏造和客觀真實的新聞報道永不相干。據新華社記者爆料,那張被外媒費盡心思拍到的中國武警照片,在國外某圖片網站被掛以499美元的價格出售。499美元,我們從這個價格背后,至少能看出拍攝者,以及其他對此類照片心心念念或者在對華偏見里執(zhí)迷不悟的西方媒體,到底出賣了什么。
其一,他們出賣了職業(yè)底線。不論在哪個國家,保持客觀中立,尊重基本事實,確保新聞真實,都是作為媒體人應該嚴格遵守和敬畏的鐵律、底線。扯著“新聞報道自由”的幌子,甘當假新聞和偏見報道的始作俑者、搬運工,甚至為此洋洋自得、死不悔改,本質上是對新聞職業(yè)良知和底線的背棄。
其二,他們出賣了公眾信任。實事求是地說,西方媒體仍在國際輿論場上占據優(yōu)勢地位。隨著中國快速發(fā)展,海外民眾了解中國的需求日益高漲。但顯然,某些西方媒體精心制造的新聞與真實中國相差太遠,對民眾的訴求起到了破壞、阻撓的作用。
其三,他們出賣了媒體責任。自詡為“無冕之王”“第四權力”的西方媒體散布假消息和偏見報道的行為,實則是在中外之間制造誤解和對立,不斷推高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間溝通交流的成本。不僅令人疑惑,這樣的媒體,對國際關系、對世界和平意味著什么呢。煽動仇恨,或者攪動戰(zhàn)爭?這絕不是負責任媒體所為。
反華政客的默許和鼓勵,反華智庫的聲援和吹捧,甚至是軍火商的推波助瀾,都是西方媒體樂意抹黑中國的動力和底氣。但他們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中國足夠大,中國故事也足夠吸引人。隨著中國日益強大繁榮和融入世界,隨著各國民眾來華越來越頻繁,一些謊言和偏見,自然一戳即破。
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有一批像斯諾那樣的記者,牢記媒體責任,堅守客觀真實,追求公正良知,成為國家間溝通交流的堅實橋梁。他們的報道和事跡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能夠在新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相反,那些甘當反華勢力“打手”的“BBC”們,隨著謊言一再被戳破,他們除了不堪,什么也留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