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近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許多歐洲民眾為避免感染病毒,“更愿意選擇較為安全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歐洲自行車制造商“RTE Bikes”目前正全力運轉,每天生產約5000輛自行車,高于去年同期3000至4000輛的平均日產量。
疫情期間,騎行運動再次受到歐洲民眾的青睞。不少歐洲國家正抓住這一機遇,積極打造環(huán)保健康的城市形象。
騎行升溫 銷量增長
上世紀50年代以后,隨著歐洲工業(yè)生產迅猛發(fā)展,汽車全面普及,自行車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城市面積的加速擴張使人們不得不選擇汽車、摩托車等更快速的交通工具。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法國巴黎、里昂、馬賽三座城市中,自行車在所有交通工具中的使用比例不足1%。
近年來,盡管歐洲倡導回歸自行車運動的聲音越來越多,但自行車仍然不能扮演主要交通工具的角色。據法國環(huán)境與能源管理署(ADEME)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自行車在城市的使用比例僅達到7%,在郊區(qū)僅為5%。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自行車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作為一種能夠有效保持社交距離的戶外交通工具,自行車再次風靡歐洲大街小巷,騎行成為歐洲的新時尚。
今年6月4日,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上漲超過22倍,意大利、英國也都上漲了4倍左右。英國知名折疊單車制造商Brompton表示,4月以來,線上銷售量成長了5倍。倫敦連鎖零售商Sigma Sports也表示,4月入門款自行車銷售量較上年同期激增了677%,就連相關工具和維修產品銷售也較上年增長了255%。
順勢而為 政策扶持
法國率先對民眾的騎行運動表示了支持。據報道,法國政府今年共撥款2000萬歐元鼓勵人們騎自行車。法國生態(tài)與團結化轉型部部長伊麗莎白·博爾內表示,她希望看到本國的自行車文化“向前邁進一步”。同時,法國政府的這項支持政策還包括:民眾可在指定網點免費修理自行車,費用最高可達50歐元;開設免費的騎行培訓;設立更多臨時自行車停放點等。
英國政府提供了2.5億英鎊,將在全英格蘭引入快閃式自行車道、自行車保護空間、更寬的人行道、更安全的路口和自行車道。英國政府還提出一項國家自行車計劃,希望2025年前自行車的使用次數可以增加一倍。
此外,意大利政府向購買自行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自行車售價60%的“綠色”補貼;德國政府則決定將超過25公里的道路納入柏林自行車車道網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受地理位置影響,歐洲人能夠更直觀感受到全球變暖帶來的危機,因此歐洲政府一向重視環(huán)保。騎行作為一種零排放的出行方式,在疫情期間遇到了合適的推廣時機。歐洲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騎行運動的發(fā)展,可謂順勢而為。”
綠色經濟 提升形象
發(fā)展綠色經濟,減少碳排放量,一直是歐洲各國政府的重要議題。大力推廣騎行這一綠色出行方式,將推動綠色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
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此前承諾,要把巴黎從一個以汽車為中心的城市轉變成一個對行人和自行車友好的城市。歐洲自行車聯盟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莫滕·凱貝爾表示,“必須確保當前措施能繼續(xù)執(zhí)行下去,這是重新進行城市設計的良機”。
王朔指出,環(huán)境保護是歐盟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歐盟希望增強自身在環(huán)保方面的軟實力,同時塑造保護環(huán)境的外交形象。今年9月,中德歐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中歐決定建立環(huán)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關系。“可以認為,自行車經濟的發(fā)展不僅僅是一時熱潮,其背后還體現了歐盟對環(huán)保問題一貫的重視態(tài)度。”(丁 寧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