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投我以桃,我報你以李。”最近,一中國女孩穿玩偶服在日本東京街頭發(fā)放愛心口罩的視頻,引發(fā)廣大網(wǎng)友關(guān)注。視頻中,女孩身穿玩偶服為過往的行人發(fā)放口罩,懷抱的箱子上還寫著:“來自武漢的報恩”。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在日華僑在日本街頭免費發(fā)放口罩給行人。
就在不久前,日本街頭上也曾上演過類似的暖心瞬間,只不過,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紅旗袍”女孩——在“東京燈會滿月祭2020”上,一位14歲的日本小姑娘身穿中國旗袍,懷抱捐款箱從早到晚拼命向路人90度深鞠躬,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募集資金。這讓很多國人為之動容。
如今,日本疫情拉響警報——日本厚生勞動省24日發(fā)布的最新通報稱,截至目前,包含“鉆石公主號”郵輪上已經(jīng)確診的691名感染者在內(nèi),日本國內(nèi)已確診850例新冠肺炎病例。在此背景下,來自中國各界的支援,既是對“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及時回應(yīng),也是“投以木桃,報以瓊瑤”的溫暖傳承。
一種善喚醒另一種善,善與善互為呼應(yīng),無疑是熨帖人心的場景。在中國疫情暴發(fā)時,日本政府與民間幾乎在國際上最早摁下了“馳援按鈕”,采購大量的口罩、防護服等醫(yī)療物品空運至中國,書寫了一段段“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式的佳話。
而在日本疫情暴發(fā)后,中國社會多方也迅速采取行動,向日方無償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在日本街頭發(fā)放“愛心”口罩,成就了“千里相逢瀛洲東,皆因此情與君同”式的美談。
面對疫情,中日兩國之間這種雙向互動,將善的傳遞升華為了愛的循環(huán),不僅增強了兩國共同抗疫的底氣,也在悄無聲息中融化著某些隔膜的“堅冰”。
疫情之下,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但并肩作戰(zhàn)的我們,往往能夠化險為夷,并讓“世間美好與你我環(huán)環(huán)相扣”。事實上,疫情期間這種國與國、鄰與鄰的良性互動,已經(jīng)在歷史的維度中譜寫了無數(shù)次。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日本各界踴躍伸出援手,在四川地震災(zāi)區(qū)救死扶傷;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中國從政府到民間紛紛行動起來,為日本救災(zāi)捐款捐物。如今,這種患難與共的情誼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再次被書寫、被傳承。
面對疫情,一次次發(fā)之于共情、蔚然于盛情的互助,對國家來說,是出于人道主義的關(guān)懷,也是敦親睦鄰強化地緣共同體的努力;于個人而言,是發(fā)自內(nèi)心本能的善意和悲憫情懷。正是國與國之間,從政府到個人的互動與回饋,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免于“原子化生存”的狀態(tài),也有驚無險地度過了許多共同難關(guān)。在此次對抗疫情過程中,這些來自個人的善意,無疑也是一股強大的“洪荒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東京奧組委宣布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口號為“United by Emotion”。不少網(wǎng)友做起了翻譯作業(yè),其中不僅有“共此情”、“情同萬里”等簡單詞句,還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詩詞級“高分作業(yè)”。
本質(zhì)上,“United by Emotion”既是此次疫情兩國互動的溫情注腳,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艱難時刻彼此之間的守望,以及陰霾和不安散去后山河無恙、生活安然的畫面。在此間,愛與善意被很多人“傳遞”著,也在許多人身上流動——正如旗袍女孩在東京募捐,正如中國女孩在東京街頭展示“來自武漢的報恩”。
□張曉雨(學(xu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