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文萊是隔海相望的近鄰,有著密切的歷史文化聯(lián)系。在文萊,人口10%左右是華人華僑,總數(shù)約4萬。他們既充分融入當?shù)厣鐣?,又相對完整地保留了中華傳統(tǒng)。這其中,堅持中文教育的中文學校作出了重要貢獻。文萊中華中學是文萊多所中文學校中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長、師生人數(shù)最多的學校,也是當?shù)貓猿种腥A傳承的表率。
文萊中華中學創(chuàng)辦于1922年。
當初,文萊當?shù)厝A人籌辦這所學校是為了傳承漢語、延續(xù)中華文化。經(jīng)過近百年發(fā)展,這所學校目前已涵蓋從幼兒園到高中各階段的教育,在校學生超過2300人。
文萊中華中學校長 許月蘭:小孩子能夠運用中文對家長來說他們就很高興,身為華人這是你的母語,這是你的根,你必須把自己的語文學好。

為了讓孩子們學習更地道的中文,學校多次從中國聘請專業(yè)教師。
來自廣西南寧的張清賦,在這里教授中文已經(jīng)11年了。
文萊中華中學中國籍教師 張清賦:在這邊上班的話,最關鍵一點就是盡到我的責任,要把中文知識傳播給更多的華裔或者非華裔的學生。

近年來,通過G20杭州峰會、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際盛事,文萊社會更加關注到中國發(fā)展,而當?shù)貙W習中文的熱情也更為高漲。
目前,文萊中華中學的非華裔學生占到了 26%,且人數(shù)還在持續(xù)增加。

在這里,近百年來,中文教育從未中斷,而更可貴的是,弘揚中國傳統(tǒng)道德,傳承中國文化藝術的堅持,也不曾改變。
文萊中華中學,給學生們提供了各類社團活動和興趣班,比如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書法、國畫、武術、詩歌朗誦等,讓孩子們從小就有機會接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熏陶。

文萊中華中學十年級學生 梁慧婷:從四年級開始我們的中文老師就會教我們學寫書法,今年我已經(jīng)十年級了,老師會教我們一些關于中華文化的東西,我就對這些感到非常有興趣。
文萊中華中學九年級學生 洪婉瑜:我學古箏有八到九年了,井岡山上太陽紅、彝族曲、高山流水等等 都有彈過。通過彈這些(曲子)我能去多了解中國的文化,也能知道更多的知識。

文萊中華中學還定期組織冬夏令營、尋根之旅等赴華交流活動。從小耳濡目染中國文化,這里的孩子們對中國更加向往。
文萊中華中學四年級學生 洪振貴:我沒有去過中國,但我長大很想去。因為我想去那邊了解中國文化。
文萊中華中學六年級學生 傅怡鳳: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所以 媽媽從小就培養(yǎng)我一定要學好中文。我從小對中文很有熱情,希望長大后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去中國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