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印度同馬爾代夫多年來的冷淡關系宣告結束”“印度重新奪回對馬爾代夫的政治影響力”——11月17日,馬爾代夫新任總統(tǒng)薩利赫宣誓就職,印度總理莫迪成為唯一一位出席就職典禮的外國領導人。印馬關系的熱絡讓《印度時報》等印度媒體歡呼雀躍。另一方面,薩利赫在就職演說中批評前政府“基于政治理由所推動的建設項目導致國家債臺高筑”,被西方媒體解讀為對中企項目發(fā)出警惕信號。
17日,薩利赫在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國家足球場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宣誓就職。他在講話中說,將帶領馬爾代夫與世界各國發(fā)展良好關系,“我保證將盡我所能鏟除腐敗,維護人民權利”。他還表示將實行包括降低生活成本、加大教育推廣、優(yōu)化稅收稅制等在內的“百日計劃”。除了在演講中表達新官上任的執(zhí)政雄心外,薩利赫還公開指責前總統(tǒng)亞明,稱“由于上一任政府各級部門官員貪污腐敗,導致國家財政受到嚴重損失”,前政府“基于政治理由所推動的建設項目導致國家債臺高筑”。
為擺脫債務窘境,一方面,薩利赫表示已向印度、美國和沙特等國尋求國家層面的資金援助紓困。對此,印度政府表示堅定支持,稱“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另一方面,路透社等多家媒體17日引述薩利赫政府團隊核心成員的話稱,新政府“準備對亞明政府期間的一些中資合作項目進行調查”,不排除對一些違法企業(yè)追責問責,部分在亞明執(zhí)政時期開工或意向開工的項目可能會受此影響停擺,特別是一些中資項目將受到影響。
在出席薩利赫宣誓就職儀式的300余名外賓中,印度總理莫迪是唯一一名現(xiàn)任國家領導人,這也是莫迪2014年就任總理以來對馬爾代夫進行的首次訪問。莫迪對此行相當重視,訪問前在社交媒體上接連發(fā)文稱,祝賀薩利赫勝選,“這是馬爾代夫民眾對民主、法治和繁榮未來的集體愿望”?!队《葧r報》等印度媒體分析認為,莫迪在結束東盟之行后專程到馬爾代夫捧場,標志著“印度同馬爾代夫多年來冷淡關系的結束”,薩利赫的當選也可被視為“印度重新奪回對馬爾代夫的政治影響力,或將助其重塑南亞地區(qū)領導力”。
“在馬爾代夫,德里試圖奪回割讓給北京的土地”,《印度時報》18日的文章稱,薩利赫的就職演說只提到了印度的名字。就職典禮上,莫迪與馬爾代夫前總統(tǒng)納希德坐在一起,互動頻繁。納希德在前總統(tǒng)亞明執(zhí)政期間流亡海外,多次批評中國。印度《論壇報》稱,薩利赫17日還與莫迪舉行了雙邊會談,薩利赫稱其政府將踐行“印度優(yōu)先”的政策,預計薩利赫將在未來幾周內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
“隨著相對親印的薩利赫上臺和親華的亞明下臺,中馬關系或將陷入低谷”,印度新德里電視臺18日發(fā)出這樣的評論。但印度livemint網站評論稱,考慮到中國企業(yè)在馬爾代夫的巨大投資及龐大的中國游客,中國仍然是馬爾代夫未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參與者,“中馬關系不太可能完全解體”。文章說,今年1至10月,有將近25萬名中國人到訪馬爾代夫,占所有到訪游客總數(shù)的20%。雖然印度的地理位置比中國更近,但僅占到訪游客總數(shù)的5%。
馬爾代夫的中資企業(yè)如何看待薩利赫執(zhí)政?當?shù)刂匈Y企業(yè)代表18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薩利赫的所作所為確實較為“親印”,接下來可能會有些動作,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整體上,薩利赫作為溫和派,應該不會太“為難”中資企業(yè)。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趙干城1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薩利赫的上臺是馬爾代夫內部長期斗爭的結果。他個人判斷,和斯里蘭卡2015年“變天”一樣,薩利赫在上臺初期,對華政策可能會有一定的調整,在過渡期內,馬爾代夫的對華政策會趨于冷淡。但過渡期后,薩利赫政府也會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對華合作,因為中國與馬代的合作并不是支持某個人,而是國家間的經濟合作,這種合作有利于馬代人民,“親印遠華”的政策不符合馬爾代夫當前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