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富夢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7月5日至10日對保加利亞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索非亞舉行的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并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專家表示,此訪對保持中保、中德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關系良好發(fā)展勢頭,推動“16+1合作”走向深入具有重要意義。
中保傳統(tǒng)友好,近年來兩國關系發(fā)展勢頭強勁,在“一帶一路”和“16+1合作”框架下,兩國在貿易、投資、農業(yè)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截至今年1月,中國已是保加利亞第十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七大進口來源地。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此前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方期待通過此訪增進雙方政治互信,鞏固中保傳統(tǒng)友誼,加強兩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拓展深化雙邊各領域合作,將中保全面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中保兩國總理將見證簽署多項政府合作文件和商務合同,充分展現中保合作的寬維度和高水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認為,李總理此次訪保,雙方有望在更廣闊的領域達成更深入的合作。他說:“時隔18年后中國總理再次出訪保加利亞,雙方實際是要達成更廣泛的協(xié)議,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文化交流、人文交往等,在更廣泛領域有更寬的合作。還包括保加利亞的一些港口、碼頭,還有一些能源領域的合作,也有可能會重新啟動。所以如果這些潛在的領域達成協(xié)議的話,中保兩國的合作和投資又會提升到新的高度。”
“16+1合作”是中國和中東歐16國共同打造的跨區(qū)域合作平臺。合作機制建立以來,雙方經貿合作取得顯著進展。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近6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5.9%,雙方貿易結構不斷優(yōu)化。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企業(yè)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90億美元,中東歐16國在華投資超過14億美元,相互投資領域更加多元化。
據王超介紹,此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主題為“深化開放務實合作,共促共享繁榮發(fā)展”。中方有三個期待:一是進一步增強相互理解與信任;二是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三是為“16+1合作”未來發(fā)展制訂規(guī)劃。下階段“16+1合作”發(fā)展將主要立足于繼續(xù)完善合作機制,深化務實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三個方面。
對此,劉作奎指出,完善合作機制意味著為推動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平臺建設已取得成果的同時,為未來開辟更廣泛合作做好頂層設計。深化務實合作主要是基于中東歐國家的切身訴求,讓更多精準的項目和成果落地。而重點提出的“民心相通”恰逢其時,在“16+1合作”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雙方更“交心”,更將使合作之路越走越通暢。他說:“首先,‘16+1合作’機制在過去5年發(fā)揮了一些作用,但這些機制中有些方面也需要改善和完善。未來,頂層設計的改革和改進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第二,要落實一些務實合作的成果。我們現在在中東歐地區(qū)落地了一些大的民生、旅游、人文項目,但總的來說,中東歐地區(qū)老百姓的感受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加深。這個時候,我們還真需要落地一些更精準、更貼近民生的項目,讓當地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投資。第三是民心相通。民心是一切合作的基礎,所以我們也把民心相通作為未來5年的一個基礎性工作來進一步夯實。”
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伙伴。雙方在經貿、投資、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等廣泛領域的交流合作已取得豐碩成果,而政府磋商機制是推動中德各領域務實合作的“超級發(fā)動機”。
李克強總理此訪還將會見德國總統(tǒng)施泰因邁爾,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并共同主持政府磋商,就推動中德務實和創(chuàng)新合作,發(fā)揮中德合作對中歐關系的積極引領作用,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加強對重大國際和地區(qū)熱點問題的溝通協(xié)調等深入交換意見。
劉作奎分析說,中德政府間的高層磋商將進一步推動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促進中歐關系向好發(fā)展。他說:“這次雙方還會進一步推動貿易全球化。作為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捍衛(wèi)者,來推動雙方、歐盟和中歐之間的貿易合作。中德合作好了,這個‘引擎’和‘發(fā)動機’就會更有推動力量,對中歐關系就會產生更實質的推動作用。中德是中歐關系的‘發(fā)動機’,這個雙邊關系經營好了,對未來的歐洲發(fā)展會有積極示范和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