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發(fā)布消息,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項目,創(chuàng)建于1997年,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并加強保護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該項目每兩年評審一次,中國上一次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于2015年入選。
  
圖為館藏的甲骨文珍品四方風。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甲骨文是中國發(fā)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禱的文字。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fā)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fā)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tài)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圖為11日拍攝的甲骨文,一塊牛的肩胛骨,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表面較為光滑,琢磨成骨鏟的樣子。 中新社記者 冽瑋 攝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對于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于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11-24/838456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