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jié),我國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此時,人們?yōu)榱藦浹a“苦夏”帶來的身體消耗,同時也為應對寒冷的冬天儲備能量,于是便會“吃一點好的”,補回減輕的體重。
需要提醒的是,“貼秋膘”并非人人適宜。經(jīng)過一夏,體重不減反增,相對肥胖且體內(nèi)有實熱,癥見面赤、口干、口臭、大便不通、舌苔厚膩等的人群,應以疏導通滯為主,可用焦山楂、焦麥芽、薄荷等煮水飲用。體重下降,比較瘦弱的人群或老年人,可以選用山藥、蓮子、雪梨、銀耳、百合等清潤平補的食物燉瘦肉湯服用。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斐蓡T、廣東省中醫(yī)院副院長 楊志敏
策劃:王寧 余運西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