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短評:“中國世界觀”的最新表達“新”在哪?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中國世界觀”的最新表達“新”在哪?
7月6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大屏小屏實時互動,各色黨旗交相輝映。中國共產黨與陣容龐大的“國際朋友圈”交流分享治國理政的經驗,探尋“中國之治”的世界參照意義,彼此也發(fā)現了“中國世界觀”與“世界中國觀”的更多交集。

7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世界百年大變局、百年不遇之疫情的時代背景下,中共剛剛完成百年華誕慶典之際,當下中國怎么看世界、有何新思考,蘊含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上的三千多字主旨講話里。
其中,繼中共百年慶典大會講話之后,習近平再度闡釋“全人類共同價值”,令外界印象深刻。
一段時期以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海內外公認的“中國世界觀”的流行表達?,F如今,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這一更接近西方表達習慣的“新興話語”亮相,令“中國世界觀”的內涵更具象細膩,有助于其他文明、其他國家更直觀感知中外“心意相通”。
“十二字共同價值”,不是“西方特色”,而是屬于全人類;既貫穿在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奮斗史詩里,也閃現在西方社會擺脫蒙昧、追求現代文明的抗爭里,構建起“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國家”追求進步和幸福的“底層邏輯”。
這一“底層邏輯”,不應僅存在于對過去的回望、對未來的想象里,更應落實于對現實的觀照;不應僅內化于理念層面,更應落實于執(zhí)行層面。
而當前現實是,“文明沖突論”“歷史終結論”“中國威脅論”論調依舊,政治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疫苗民族主義作祟,“本國優(yōu)先”“長臂管轄”四處侵擾,人類社會的裂痕和治理困境不斷加劇。正如西方經典故事里人類在建造巴別塔時,因語言溝通出了問題而功虧一簣一樣,當今世界同樣遭遇了“溝通困難癥”。
這也正是中國此時倡導強化“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初心和意義所在:不僅在于尋求東西文明交流的最大公約數,為中國發(fā)展爭取更多的支持者、同行者,也在于以包容圓通的“太極哲學”為世界運行提供一種新的方法論,以和合共生、九九歸一的辯證統一消解非此即彼、非我族類等對抗性思維。
“中國世界觀”幫助世界各國重溫常識:人類追求共同的價值,但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不一;民主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現代化道路并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國既能發(fā)展自身又能造福世界,為全球繁榮填鴻溝、做增量。
更進一步看,中國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新闡釋,突破了一些霸權國家對所謂西方普世價值的狹隘理解,延展了共同價值的邊界,將其提升到全人類共有共享的高度,為人類重建“巴別塔”帶去希望。(中新社記者 聶芝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