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30余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太清楚全社會對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也深知家長面臨的焦慮和苦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王歡當時作了發(fā)言。她向總書記直言不諱地談起自己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從“家庭教育只盯分數(shù)”“校外培訓亂象”到“孩子沉迷網(wǎng)絡游戲”……
王歡記得,她話音剛落,總書記就接過話去,句句切中要害,金句頻出。王歡說,總書記敏銳地指出她談到的教育問題背后的癥結所在――“唯分數(shù)論”,她記下的第一個金句是“分數(shù)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坐在會場里,全國政協(xié)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師劉昌俊和身邊很多委員都不由自主地點頭。他笑著對記者說:“我雖然是一名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也有‘起跑線恐慌’。”
在王歡看來,這句話直指當下“唯分數(shù)論”引發(fā)的家校焦慮情緒。
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教了40多年高中。在全國兩會的“委員通道”,他和年輕家長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讓幼兒園的孩子養(yǎng)成整理東西的習慣,遠比讓他們早識字重要;讓孩子多讀書,遠比讓他們做那些閱讀理解題重要,“上午奧數(shù)、下午外語,一周上七八個補習班,學到最后沒了興趣,也就沒了學習”。
什么是教育的真諦?唐江澎借用了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8個字――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他認為這幾個字揭示了教育的使命和價值。
“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shù)。如果最后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王歡認為,總書記這句話應該成為學校、家長乃至全社會的一個共識。
她不只一次呼吁家長從只關注孩子分數(shù)的一元結構,向關注孩子的價值養(yǎng)成、意志品質、規(guī)則意識、責任擔當、愛的能力等多元結構轉變,這次總書記回應了她,王歡又記下第二個金句――“如果最后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一番交流之后,王歡既激動又感動,“老百姓心里想的事,總書記都惦記著,想民所想,憂民所憂”。
在場很多委員都有同樣的感受。
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說,總書記講了很多教育領域的現(xiàn)象和問題,都是老百姓最關心,也是教育界最頭疼的問題,“總書記一直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始終把人民的事當成自己最大的事,把百姓關心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解決。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作風課。”
在他看來,總書記的講話中自始至終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問題――教育發(fā)展的價值取向到底是什么。“談及中小學生的分數(shù),其實談的是學生受教育的價值取向;談到高校發(fā)展價值取向,到底是追求大而全、規(guī)模攀比,還是分類發(fā)展,為國家經濟社會作貢獻,都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深思。”劉林說。
劉林說,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首先要質量至上,要把內涵發(fā)展放在首位,“而不能把高質量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結果‘穿新鞋走老路’。”
作為“胡煥庸線”以西唯一一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校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尤其關心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這也是總書記一直關心的問題。嚴純華對總書記說:“我們的老師是‘小媳婦’的時候愿意在這里熬,當他們‘熬成婆’后,別人用橄欖枝一揮,就紛紛離去了。”
從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的平均占比看,2018年,東部高校為33%,西部高校為20%;從高層次人才看,2013-2017年,東部地區(qū)高校為4726人次,西部地區(qū)高校為657人次。“我們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沒有中西部的高等教育發(fā)展,強國就不算完整。”嚴純華說。
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關注的,他認為,這與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關。作為一家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產品企業(yè)的負責人,劉慶峰建議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讓科技服務教育公平而有質量地發(fā)展,助力解決教育資源在區(qū)域之間不平衡的問題。
“我們希望孩子們可以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發(fā)現(xiàn)他們、成就他們。”劉慶峰說,“技術賦能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總書記強調,要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fā)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yè)。這讓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非常激動。“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出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筆下。“今年是陶行知誕辰130周年,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周洪宇說。
在他看來,總書記談的是“如何做一名好老師”的問題。“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新時代的主題,要有高質量教師隊伍保證。”周洪宇說,我國現(xiàn)有1700多萬名教師,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好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工作。
談及如何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時,總書記說:“講好思政課不容易。上思政課不能拿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說,講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信仰的力量才能更加深厚,這就要求我們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李家俊說,要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需要各門課程、各個育人環(huán)節(jié)、各支隊伍的協(xié)同發(fā)力,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引領青年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