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汪你好,來看望你們。”
2016年4月24日,從北京坐了1個半小時飛機到合肥,又坐了1個半小時汽車到金寨,再用1個多小時進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省花石鄉(xiāng)大灣村。
那天,總書記一連走進大灣村5戶農(nóng)家,貧困戶汪能保家是其中之一。
當時,年過六旬的汪能保、張幫若夫婦兩人都有慢性疾病,每年醫(yī)藥支出5000多元。兒子早逝、女兒外嫁,汪能保家因病致貧,住的是祖輩留下來的土坯房,修修補補、風吹雨打。村里正幫助汪能保辦理慢性病鑒定申報補助,同時針對他的情況實施了安裝光伏設備、種植茶葉等扶貧措施。
看到總書記走向自家,老汪快步迎了上去,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做夢都沒想到您會到家里來,共產(chǎn)黨政策好,給我們帶來好多福分啊!”汪能保說。
習近平總書記拿起桌上的扶貧手冊,一邊看一邊詢問老汪家的情況。聽說老汪愛人有高血壓,一年藥費要花兩三千塊錢,總書記說,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fā)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yī)保、新農(nóng)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qū),老區(qū)人民養(yǎng)育了我們。’總書記的話說得樸實,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都很感動。”汪能?;貞浾f,“握著總書記的手,很寬厚,很溫暖。”
短短幾年時間,大灣村的扶貧工作緊扣“精準”二字,下足了功夫,鉚足了勁頭。易地搬遷、光伏入股、教育資助、醫(yī)療保障、政府兜底等幫扶措施,貧困戶戶均扶持措施7個以上。
全村開發(fā)公益性崗位90多個,具備條件的貧困戶實現(xiàn)“一戶一崗”。
得益于當?shù)亟】得撠毝档?ldquo;351”政策和“180”醫(yī)療保障政策,汪能保老兩口如今看病報銷比例可達90%。2017年,村里給汪能保和老伴安排了保潔員工作,老兩口算了一筆賬:醫(yī)藥費報銷比例很高,看病花不了太多錢,而家里4.66畝茶園流轉費用一年2300元,光伏發(fā)電每年3000元,保潔員一年2400元,如果再養(yǎng)一頭豬,家里收入就可達到1萬元。
汪能保對于自己脫貧后能否繼續(xù)報銷醫(yī)藥費有些擔憂,駐村第一書記余靜對他說:“脫貧不脫政策,咱們不僅僅要脫離貧困,而且要一起奔向小康!”
讓貧困人口基本醫(yī)療有保障、貧困人口能夠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堅決杜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工作的一件大事。
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基本醫(y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yī)療救助制度,全力打贏醫(yī)保脫貧攻堅戰(zhàn)。國家醫(yī)療保障局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9年底,醫(yī)保扶貧綜合保障政策惠及貧困人口近2億人次,幫助418萬因病致貧人口精準脫貧;農(nóng)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到99.9%以上。

2020年4月16日拍攝的金寨縣大灣村新居。
2019年,村里把老汪家的破舊老屋外部重新修繕、內(nèi)部保持原貌,作為景點。老汪的新家與老屋只一路之隔,工作之余,老汪做起了村里的義務講解員。
每一次跟游客講述,汪能保心里累積的感動就更多一些。
“特別想請總書記再來咱大灣村走一走,看看俺村的新變化,在俺家吃頓飯、歇歇腳,俺給他燒頓大別山紅燒肉吃。”站在老屋前,望著總書記來時走過的那條路,汪能保滿眼期盼。
保民生,兜底線。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實施多種形式的救助,兜牢民生底線。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