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宏談疫情發(fā)展。 王子濤 攝
(第三屆進博會)張文宏:抗疫的最高境界是讓老百姓“沒有感覺”
中新網(wǎng)上海11月6日電 第三屆進博會正在上海舉行,今年的展覽規(guī)模與往年相比進一步擴大。“大家一開始可能擔心這么大的展會召開,會不會對防疫造成很大影響,但現(xiàn)在感覺就像往年一樣。”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這是整個抗疫過程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所有的經(jīng)濟活動要比之前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模式發(fā)展,但在整個防疫方面要讓老百姓“沒有感覺”。
《守望相助你我他——上??挂咂陂g對外交流故事集》新書分享會6日在滬舉行,該書收錄了57個故事,記錄了疫情暴發(fā)后民間跨國口罩捐贈、外籍人士參與上海疫情防控、抗疫期間醫(yī)學專家的跨國連線等情況。張文宏作為書中故事的親歷者,也參與了當天活動。

《守望相助你我他—上??挂咂陂g對外交流故事集》新書分享會舉行?!⊥踝訚?攝
對于持樂觀觀點、希望實現(xiàn)“群體免疫”或是讓所有國家打開國門的朋友,張文宏表示,一旦打開所有國門,面臨的巨大風險就是“醫(yī)療擠兌”,這是一個客觀的指標。
歐洲一些國家有觀點認為現(xiàn)在“應該立刻封城”,也有些認為“一天也不能封”。張文宏認為,其實“封不封”最終還是看醫(yī)院里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的床位,看各國的醫(yī)療資源夠不夠用。
張文宏說,比如德國在醫(yī)療方面的計算是非常精準的,近期德國的防疫措施突然嚴厲了,因為他們有數(shù)學上的cutoff(界限)。“到了這個cutoff就得采取相應措施,如果沒有提前做準備,超過這個cutoff后疫情呈指數(shù)級上升,之后就沒機會了。”
“最黑暗的時刻會隨著疫苗的上市而調(diào)整,但調(diào)整的時間不會太快。疫苗要有運送體系、冷鏈系統(tǒng),現(xiàn)在剛出來available(可獲得的)還不夠,是不是affordable(負擔得起的)還要考慮。”隨著未來疫苗的上市,張文宏認為防疫策略還會發(fā)生改變。
對于未來疫情如何控制,張文宏認為主要有兩個關(guān)鍵點:疫苗與合作。無論是疫苗、藥物、還是治療,正如新書中傳達的,世界人民要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同應對疫情。
“以非常長的時間看,沒有一個疫情最后是不減弱的。以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來看,每個疫情最后都會消失。”張文宏表示,持較為悲觀觀點的朋友,可以用較長遠的時間來衡量疫情,因為“再黑暗的黑夜也要過去”。 (來源:中新網(wǎng) 王子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