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河畔,春風浩蕩。20年前,“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在澳門落地生根;20年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見證了蓮花盛放。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兩大慶典相遇,標注著高質量發(fā)展的新起點,昭示了開創(chuàng)新篇的更大決心和信心。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是澳門的喜事,更是國家的大事。在萬象更新的中華大地,澳門特區(qū)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滿園春色的中華民族,澳門蓮花綻放著絢麗迷人的色彩;在親如一家的中華大家庭,廣大澳門同胞始終同億萬中華兒女血脈相通。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回到了母親的襁褓,開啟了“一國兩制”新紀元?;貧w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fā)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中央政府始終堅持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推動澳門從昔日小漁村成長蛻變?yōu)槿缃竦默F代化大都市,取得了巨大經濟社會發(fā)展成就和積累了豐富治理經驗。
引以為澳,蓮成一家,開創(chuàng)“一國兩制”新繁榮。1999年12月20日,我們迎來了澳門回歸祖國的偉大盛事,更實現了“一國兩制”,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chuàng)舉。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由1999年的12萬澳門元躍升至2018年的67萬澳門元;2018年居民平均壽命達到83.7歲……20年的澳門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回歸20年來,澳門在偉大祖國的支持下,成長為祖國東南角的“澳人蓮花”“華人驕澳”。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不斷擴大和深化內地與澳門特區(qū)合作,堅決支持澳門集中精力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用治理的新境界書寫發(fā)展的新篇章。
教育興澳,根脈相蓮,培養(yǎng)“一國兩制”接班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實現澳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計,釋放著澳門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內生動力,為“一國兩制”方針蓬勃發(fā)展、堅強有力提供更加豐富的養(yǎng)料?;貧w20年來,特區(qū)政府全力打造由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特殊教育、持續(xù)進修、終身學習相連接的全民教育網絡,建設教育長效機制。“教育興澳”,發(fā)展的是以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為主線的澳門特色的現代化教育,沐浴黨和國家的陽光,深深扎根中華大地,讓中華情在一代又一代澳門同胞和廣大青年血脈中傳承與弘揚,推動愛國愛澳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確保“一國兩制”行穩(wěn)致遠。
依法治澳,清蓮盛放,拓寬“一國兩制”和平路。法治是社會經濟繁榮和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基石?;貧w祖國20年來,澳門特區(qū)政府、立法會、司法機關嚴格依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獨立行使司法權,維護公平正義,捍衛(wèi)了法治精神。法治是澳門穩(wěn)定的堅強保障,更為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貢獻了“澳門力量”。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做出了系統的制度設計和工作部署,彰顯了中央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的決心、定力和信心。作為和平和諧的美好象征,未來的澳門要更加堅定維護憲法和澳門基本法權威,建立特區(qū)特色司法體系,拓寬“一國兩制”和平發(fā)展路。
從《七子之歌》到《蓮成一家》,我們唱著同一首歌,我們澎湃著同一顆中國心,不斷煥發(fā)愛國愛澳的磅礴新聲。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更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堅定不移走穩(wěn)走好走實“一國兩制”正確道路,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向著澳門的美好明天追夢奮斗。(金羊網 文/曾俊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