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制的第12窟(據(jù)云岡石窟官微)
云岡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復制窟項目于2017年3月正式立項開工,在近3年的時間,云岡石窟研究院與浙江大學聯(lián)合項目組攻克了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結構設計、分塊打印、上色等多項技術難關,今年10月30日在深圳完成上色總裝,標志著世界第一例可移動3D打印復制洞窟喜獲成功。該復制窟將于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始行走世界第一步。
在今年3月完成3D打印后,云岡石窟研究院的藝術家們歷經8個月,完成了920平方米的上色施工,達到了形、色、質的高度統(tǒng)一??傃b后的復制窟由110塊2米見方的“積木塊”分6層拼搭組裝而成,分為前室、后室2個組團,可單獨或拼合展示。
據(jù)悉,云岡石窟第12窟又名“音樂窟”“佛籟窟”,前殿后室,入深14米、寬11米、高9米,集中表現(xiàn)了佛教彌勒天宮的壯麗與輝煌。其中,前殿上壁雕塑的數(shù)十身伎樂天人形象,演奏琵琶、篳篥、古琴等各種中西式樂器,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宮廷交響樂團,在中國音樂舞蹈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記者 崔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