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專題新聞發(fā)布會上,外交部發(fā)布“在美國注意安全”的安全提醒。記者獲悉:近期,不少中國公民向中國駐美使領館反映,他們在入境美國時或在美境內被美方執(zhí)法機構無端盤查騷擾。中方已多次向美方表達關切。對此,中國外交部提醒赴美中國公民和在美中資機構提高安全意識,注意加強防范,妥善積極應對。如遇緊急情況,及時與中國駐美國使領館聯(lián)系尋求協(xié)助。
本報記者就此采訪的有關專家都表示,當前中美人文交流合作形勢日趨復雜,外交部發(fā)布相關提醒很有必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說,“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人文交流對于推進國與國之間關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信釋疑的潤滑劑。但是這種交流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公正的基礎上,基于正常、順暢的溝通交流渠道和途徑。如果一方刻意制造困難,而另一方一再忍讓,是不可取的,也不會長久。近期,我們能夠觀察到美方一系列不當?shù)男袨?,如美國?zhí)法機構多次采取出入境盤查、上門約談等多種方式騷擾赴美的中國公民;美方一些部門、機構毫無依據(jù)地對正常赴美進行學術交流的學者加以限制;惡意抹黑孔子學院甚至污蔑其為中國在美擴張政治影響、進行價值傳播的工具等,都是對中美間正常的人文交流進行的破壞,應予以堅決地反對。此次外交部發(fā)布赴美安全提醒,既是立足于維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從領事保護的方面予以預警,同時也是對美方近期以來一系列不當做法的回應。
外交學院教授、外交學院海外利益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夏莉萍認為,簽證和出入境政策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外交部赴美安全提醒是在美方對中美人文交流多方面限制,影響中方赴美交流順利開展的背景下發(fā)布的。正常的人文交流是國家間關系發(fā)展的基礎。曾有學者提出,判斷美國是否能夠持續(xù)強大的指標之一就是看“美國駐全球各地使領館的門口美國簽證申請者是否人頭攢動”。美方一系列舉措不僅非常不利于中美關系發(fā)展,而且是對美國軟實力的損害。有學者認為,在中美人文交流多方面設限,正是美國政府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
夏莉萍說,“預防是最好的保護”,發(fā)布安全提醒是重要的預防性領事保護措施。自2000年12月,外交部官網(wǎng)發(fā)布第一條海外安全提醒以來,中國領事保護的預防機制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此次中國外交部發(fā)布安全提醒,其主要意義在于讓中國公民了解海外安全風險情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盡量減少安全事件的發(fā)生。
她表示,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外交為民”理念的指導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為維護海外公民合法權益做了大量工作,相關機制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中國政府屢次在緊急關頭高效從海外撤離中國公民就充分說明了應急機制建設的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為民”理念在高度上進一步提升,在內涵上更加豐富。外交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xù)打造由法律支撐、機制建設、風險評估、安全預警、預防宣傳和應急處置六大支柱構成的海外中國平安體系,努力維護了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與合法權益。
6月3日,中國教育部發(fā)出對美留學預警,6月4日中國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別發(fā)布赴美安全提醒和赴美旅游安全提醒,中國多部門連發(fā)赴美提醒引發(fā)國內外廣泛關注。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在6月4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是形勢使然。沒有這個必要性,中方也不會這么做”,中方對中美之間正常的人員往來,正常人文交流持積極開放態(tài)度,但這種交流往來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
“我們希望美方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使兩國人員往來更加便利,進而為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陳雄風指出,人員往來是促進中美兩國間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中美開展人文交流與合作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本報記者 杜一菲)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5日 02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