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最喜聞樂見的項目是什么?
當然是收(給)壓!歲!錢!
壓歲錢給多少才合適?
什么時候給?
該歸誰保管?
……小編把這些問題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整理出來了,想知道答案?朝下看——
問題一:壓歲錢該不該給?
壓歲錢到底該不該給,本來不是個問題。據(jù)了解,這個寓意著喜慶、吉祥的風俗,已流傳了上千年,已成為春節(jié)期間的重要民俗之一。
但近年來,壓歲錢好像逐漸變了味。生活條件好了,不少家庭給孩子的壓歲錢越來越厚,形成了攀比心態(tài),甚至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
在不少地方,壓歲錢節(jié)節(jié)攀漲,已上升到幾百元或上千元,表面是給晚輩壓歲錢,實際是大人之間的“禮尚往來”,淪為成人們逢年過節(jié)的“面子工程”,已經(jīng)背離了壓歲錢的初衷。
有網(wǎng)友認為,來而不往非禮也,親戚朋友給了自己孩子壓歲錢,自己也按照同樣的數(shù)額返還給他們的孩子,到最后,自己孩子拿到的壓歲錢實際上都是自己給出去的,繞來繞去,何必那么麻煩?
還有網(wǎng)友認為,壓歲錢畢竟是中國春節(jié)的習俗,寄托了美好的寓意,給壓歲錢也是一種文化傳承。不少孩子盼了一年,就想高高興興討個壓歲錢,壓歲錢也能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問題二:壓歲錢給多少為宜?
有人說,壓歲錢當然越多越好,收者高興,送者也有面子。畢竟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隨便給個千兒八百,這都不叫事!
但也有不少人覺得,盲目追求數(shù)額,面子是賺足了,但是給家里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這是沒有必要的。根據(jù)媒體調(diào)查,37.06%的受訪者預計春節(jié)消費超萬元,還有近一成人靠借錢過年,近半數(shù)受訪對象稱發(fā)壓歲錢的金額將超2000元。
問題三:壓歲錢啥時候給?
壓歲錢什么時候給,也是門學問。
根據(jù)北方的傳說,“祟”是專門危害小朋友健康的小妖怪,每到大年三十夜晚,趁著孩子睡覺就會跑出來“作祟”,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為了驅(qū)趕“祟”,家長會在孩子枕頭底下壓上八仙化身的八枚銅錢,這樣孩子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一覺睡到初一,來年也平安順遂,這八枚“壓祟錢”慢慢變成了“壓歲錢”。
現(xiàn)在雖然很少有人了解“壓歲錢”的傳說,但是一起守歲的至親長輩依然會趁著一家人吃完年夜飯熱熱鬧鬧的時候把壓歲錢分給孩子,或者在凌晨零點鐘聲響起的時候給。
不過,也有很多人說,南方地區(qū)的風俗不一樣,是初一早晨給壓歲錢。在這一天,大家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晚輩首先向家中長輩叩頭,祝愿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受拜以后,將“壓歲錢”分給晚輩,然后大家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
問題四:壓歲錢最終歸誰?
錢拿到手了,腰包鼓鼓了,這時候最怕媽媽的一句:“上交”!
那么,父母到底有沒有權(quán)“動”孩子的壓歲錢呢?

有人認為,壓歲錢還是應該“物歸原主”,孩子還小,萬一養(yǎng)成亂花錢的習慣就不好了,“沒收”純粹是一片好心。
其實,相關法律早有規(guī)定: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有接受贈與的能力,凡是像收壓歲錢、紅包這種純獲利行為,獲贈財產(chǎn)當然是孩子個人合法所有,不能視為家長的財產(chǎn)。作為監(jiān)護人的父母只享有對其保管的權(quán)利,而擅自使用或者沒收,嚴格意義上可是違法的哦。

不過,鑒于孩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不能很好地獨立使用壓歲錢的孩子,家長可以暫時幫他們保管壓歲錢,并教孩子如何規(guī)劃這筆錢。
過年嘛,圖的是開心,要的是吉祥。給不給、給多少、啥時給、歸誰管,都要以這個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你說,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