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海清生前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

中國軍隊向昆侖關集結。(資料圖)
暖陽、林蔭、散步,這些都是周海清喜歡的。12月30日上午,成都青羊區(qū)王家塘街,盡管有暖陽有林蔭,卻不見了周老的身影。專程來看望老人的志愿者,從鄰里話語間得知,這位活了一個多世紀的老人,在三天前離開了。
在周海清的101年人生里,烙印最深的還是抗戰(zhàn)時期。70多年前,他在成都報名從軍奔赴抗日戰(zhàn)場,在戰(zhàn)火硝煙里尋找失聯(lián)的大哥,并肩負著保衛(wèi)國家與民族的重擔。
親歷重慶大轟炸、參與昆侖關作戰(zhàn)、目睹川軍兄弟陣亡、重創(chuàng)日軍王牌師……成了他這輩子無法忘卻的記憶。晚年里,他時常念叨起抗日戰(zhàn)友,也在親人、鄰里、志愿者,甚至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前,講起昔日川軍出川抗戰(zhàn)的英勇故事,并叮囑大伙兒要記住,千萬別忘了。
老兵歸隊
今年長時間住院 提起抗戰(zhàn)他就來了精神
“走得很安靜,101歲也算喜喪吧。”30日上午11時許,青羊區(qū)王家塘街一老院落里,周海清的家中鎖著門。鄰居說,一家人給周老料理了后事,和悼念的親友一同出去了。
12月27日下午,院子里接到消息,周老在醫(yī)院里安然離世。“今年住院時間很長,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院里的杜師傅說,前不久,鄰里還專門去了趟醫(yī)院看望他,“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是時好時壞了。”
“但要是跟他說起抗戰(zhàn)、昆侖關,他就會順著你的話,講起有關抗戰(zhàn)的事情。”杜師傅說,這幾年,院子里不少居民都知道周老曾是抗戰(zhàn)老兵,“以前身體好喜歡打打麻將,之后又喜歡上散步。每次遇到鄰居問他抗戰(zhàn),他都會坐下來慢慢給大家講故事。”
崢嶸歲月
攻堅大捷昆侖關 重挫日軍王牌師
在周海清的講述里,提到最多的還是昆侖關戰(zhàn)斗。
1938年,抱著上前線尋找大哥,拯救國家與民族的志向,周海清坐上從成都開往重慶的汽車,而后編入中國軍隊36軍第5師工兵營第一連,成為抗日戰(zhàn)士。
1939年,他隨軍經(jīng)廣西柳州,走路抵達賓陽縣,參與昆侖關攻堅作戰(zhàn)。“昆侖山周圍地形復雜,我們要拔除敵人的每個據(jù)點。”周海清生前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憶,有次,他站在陣地工事上,一顆炮彈不偏不倚落在附近炸開,“我被沖擊波震暈過去,戰(zhàn)友以為我死了。”
期間,最令他痛心的是,作為副排長的他,親眼目睹不少比他年紀還小的四川兵娃子,瞬間就被子彈放倒,或被炸彈炸沒,“太多人倒在了那里。”
最終,這場對日軍發(fā)起的正面攻擊戰(zhàn),中國軍隊取得大捷,重挫日軍王牌第5師團,對其第21旅團予以殲滅性打擊,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關注老兵
抗日“活化石”正在逐漸遠去
“我們兩個月前聽聞周老生病,還曾去看過他。”30日下午,四川巴蜀抗戰(zhàn)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在聽聞周老離世的消息后,連聲嘆氣,“我們還計劃等他身體好些,再去拜訪老人家,再記錄點有關昆侖關戰(zhàn)役的口述歷史,沒想到……”
“周老的離去,又讓四川抗日歷史損失了一個‘活化石’。”張光秀說,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川抗日老兵已不足千人,“他們的平均年齡都在90歲以上,隨著時間推移,離開的越來越多,希望更多年輕人能關注抗日歷史,關愛抗戰(zhàn)老兵,別讓他們的事跡埋沒在黃土里。”
原標題:101歲抗戰(zhàn)老兵“歸隊”:提起抗戰(zhàn)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原鏈接:http://news.cctv.com/2017/12/31/ARTI4QSsXVOZIHKszFimc7in17123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