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劉寶欣一直肩負著給不識字且多病的爺爺奶奶備藥的工作——
小小記錄本 承載隔輩愛
本報記者 宋雪飛
13歲的劉寶欣有一個小小的記錄本,這本小小的記錄本上記錄著爺爺奶奶的服藥名錄,也承載著隔輩人的愛。據(jù)了解,劉寶欣自小便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二老多病且不識字,無法分清藥名,因此劉寶欣便肩負起為二老備藥的工作。
昨日,記者來到劉寶欣位于靜海區(qū)蔡公莊鎮(zhèn)的家中了解到,在劉寶欣很小的時候,其母親便離開了這個家,而她的父親又在她十歲的時候不幸因病去世。起先,她認為自己是個不幸的孩子,終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歡。但年邁的爺爺奶奶用滿是皺紋的雙手為她拭去淚水,撫養(yǎng)她長大。相比起父母的關愛,二老給予劉寶欣的愛有過之而無不及。劉寶欣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并非充斥著不幸,爺爺奶奶的愛護點亮了她原本灰暗的人生,她也用自己的孝順回饋著這份隔輩愛。
2015年春季的一天下午,劉寶欣的爺爺劉子曉按照醫(yī)囑服用鎮(zhèn)痛藥,但老人目不識丁,每天需要服用的藥品又多,因此錯把降壓藥服了下去。不一會兒他便感到身體不適,頭暈眼花,后經(jīng)及時入院治療才脫離危險。這件事深深刺痛了劉寶欣的心,作為家中唯一識字的她,也因此承接下了照看爺爺奶奶服藥的任務。當晚,她從醫(yī)院回到家后便將爺爺奶奶的19種藥全部整理出來,并將藥品的服用時間、用藥量記錄在筆記本上,不少藥物的備注上還記有該藥的特殊禁忌。“晚9:00 奶奶 佐匹克隆片 1片。”昨日,記者在該筆記本上看到,劉寶欣對每種藥的記錄事無巨細。由于她平時白天要上學,因此每天晚間無論學業(yè)多么緊張,她都會按照筆記本上的記錄為爺爺奶奶配藥,并按照服藥時段將藥分別放在不同的塑料袋中,保證爺爺奶奶不會因誤服藥物而出現(xiàn)問題。
昨天18時,記者在劉寶欣家中看到,雖然她目前只是蔡公莊學校八年級的學生,但對頭孢呋辛酯片、氯硝西泮片等拗口的藥名如數(shù)家珍。她告訴記者,這都是兩年來照顧爺爺奶奶服藥的結(jié)果。隨著二老身體逐漸衰老,他們服用的藥物也逐漸增多,筆記本上的記錄也逐漸由19種變?yōu)榱?8種??粗苊苈槁榈挠涗洷?,劉寶欣表示,當自己想到這個記錄本能維持著爺爺奶奶的健康時,她就會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原標題:備藥本上的愛 天津小學生為祖父母記錄28種藥名)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11-27/838658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