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王子濤)朱踐耳先生生前有一個愿望,想把他的《天地人和》音樂會再次搬上舞臺。作為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的參演節(jié)目,這臺音樂會原就在上海交響樂團的樂季日程上。斯人已逝,幽思長存。10月21日晚,上海交響樂團以這臺《天地人和》音樂會向朱老致敬,用音樂緬懷這位中國交響樂的領路人。
開場前,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介紹說,“這臺音樂會我們從一年前就開始策劃了,當時朱踐耳先生也一同參與了全程的策劃。2004年,上交曾經演出過一臺《天地人和》,但當時的曲目選擇并未能涵蓋先生的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所以在這一次的策劃中,我們選擇了九首不同時期的作品,來全面展示朱踐耳先生豐富的創(chuàng)作。雖然先生不幸于8月15日離開了我們,但我們依然可以在音樂中聽到他對音樂的孜孜以求,這種精神將永遠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音樂會分“天”、“地”、“人”、“和”四個篇章,選取了朱踐耳先生創(chuàng)作的嗩吶協奏曲《天樂》、第三交響曲《西藏》第一樂章、管弦樂《壯士行》、交響組曲《黔嶺素描》第二樂章、《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等九個作品選段。在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執(zhí)棒下,上海交響樂團呈現出朱踐耳先生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不同的側面,充滿了詩情畫意。最后,樂團返場一曲交響詩《百年滄桑》,在恢弘的音響中結束了音樂會,而觀眾熱戀的掌聲卻顯得依依不舍。
在10月22日舉行的“朱踐耳作品研討會”上,上海市文聯副主席陸在易評價朱踐耳先生是一位“為音樂而生的罕見的音樂天才”。羅懷臻更評價說,朱踐耳先生是中國交響樂的自信,也是上海這個城市的自信。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葉小綱表示,“朱踐耳先生一生的創(chuàng)作,給中國音樂留下了非常寶貴的財富。他的作品,無論群眾性還是專業(yè)性,亦或是哲人的思考性,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獨創(chuàng)性,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永遠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研究和分析。他對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方交響樂的結合與創(chuàng)新,都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完)
(原標題:借曲緬懷朱踐耳 上海交響樂團再演《天地人和》)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10-22/835808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