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上,63歲的柳州市民謝先生因癌癥在醫(yī)院去世,家人遵照他生前的意愿,將其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研究機構。而就在一個月前,老伴林女士在他的影響下,也成為了一名遺體捐獻的志愿者。
謝先生原來在企業(yè)做銷售工作。上世紀80年代,企業(yè)改制后,他出來自謀職業(yè),后在物業(yè)公司當保安。去年10月,他因胃痛去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胃癌晚期。按照他的病情,實施手術的風險極高。
這個時候,謝反而平靜下來,因為不想接受化療,他回家采取保守治療。去年11月3日,由于長時間胃出血導致重度貧血,他在家里昏倒,隨后住進了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在接受兩期化療后,他迅速消瘦下來,無法再承受化療。
今年3月28日,謝先生胃里的腫瘤不斷增大,造成了幽門梗阻,通過手術放置支架才把胃撐開。4月21日,謝突然向老伴提出,想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老伴問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他說:“癌癥治療現在仍是難題,我把遺體捐出來,可以給醫(yī)學機構研究,能對醫(yī)學水平發(fā)展有所貢獻,也算是造福后代了。”
經過謝先生的耐心分析,老伴和女兒都決定支持他的想法。當天,老伴就替他聯系柳州市紅十字會,表達了遺體捐獻的意愿。隨后,紅會協(xié)調員小林趕到醫(yī)院,謝親自在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謝先生還做老伴的思想工作,勸她也“做好事”,將來同樣把遺體捐出去。5月19日,58歲的林女士再次聯系紅十字會,這次是她自己填寫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愿者,完成了和老伴的一個“約定”。
6月3日,謝先生轉院至柳州市中醫(yī)院北院,因病情惡化,于昨日早上6時30分許離世。昨天下午,廣西醫(yī)科大學在柳州市殯儀館接收了謝先生的遺體,并對家屬表示感謝。
“老謝的人緣挺好的,鄰里之間平時有事找他,他從來是有求必應。”林女士說,老伴原來學過一些按摩,有人落枕頸椎痛,找他按摩,按一個好一個。
謝先生的父母早年就不在了,兄弟姐妹及后輩當中,有多人是醫(yī)務人員。林將老伴決定捐獻遺體的消息發(fā)到家族微信群,親人們一致表示支持。對于父母的選擇,女兒表示:“老人能這樣想、這樣做,子女當然全力支持他們。”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謝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