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12年,夫妻離婚,雙方約定把20萬元夫妻共同存款贈與兒子,并且直接以兒子的名義在銀行里開了一張存單。兒子跟了爸爸,存單媽媽保管。4年后,男人心血來潮去銀行查了查兒子名下存款的情況,錢沒了,被女方分兩次取走了。
昨天,杭州蕭山法院開庭審理這個案子。法官給這個案子定性為“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不過,昨天女方?jīng)]有到庭。
男人沒有請律師,拿著簡簡單單兩頁起訴書,講了事情經(jīng)過。
2012年3月兩人在法院調(diào)解離婚,約定孩子歸男方撫養(yǎng)教育,然后“雙方一致同意將夫妻共同財產(chǎn)20萬元贈與兒子”。次日,兩人簽訂贈與合同,約定,在孩子未滿18周歲以前,任何人不得動用存款,包括收益,即利息。
2016年12月13日,男人去銀行查兒子的賬戶,發(fā)現(xiàn)兒子名下居然沒有存單。再查,當年6月,女方分兩次取走了錢款,并且銷戶。
男人說他簡直震驚了,同時不解,當時設立存單密碼,他設了三個數(shù)字,女方設了三個,湊足一個6位密碼。“我不曉得她動了什么手腳從銀行里把錢取走了,我設的3位數(shù)字也沒告訴過她呀。”庭上男人說。
從銀行方面反饋過來的情況是,女方當時是憑借存單、戶口簿(女方和孩子的戶口都在一起),還有密碼取了錢。
被告缺席的庭審格外簡單,最后法官問男人,愿不愿意調(diào)解,男人說愿意。
庭后,法官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她跟女方溝通過。女方家里是開食品公司的,以這家食品公司、女方還有女方父母為被告的案子,在蕭山法院有七八起。有民間借貸有欠銀行的,其中最大的一筆有1400萬元??礃幼樱酱_實缺錢。
據(jù)說男人當時還以盜竊為名報過警,但是沒有被受理。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松濤說,女方偷偷地憑借一本實際上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的戶口簿去取了孩子名下的錢,這個性質(zhì)很難界定,到底是盜竊呢,還是挪用呢,好像又有點像監(jiān)守自盜。但是由于她是媽媽,是監(jiān)護人,又是存款保管人的角色,很難追究她的刑事責任,所以公安不立案。
本報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蕭法 實習生 饒愛萍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6-15/825120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