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個人在家照顧孩子,石柱、馮祥蕓這對公交夫妻檔上了12年“對班”,經(jīng)常碰不到面
她給開公交的丈夫送飯,就為那半小時相聚

昨日,145路勞模駕駛員石柱收到一份讓他開心的禮物,妻子馮祥蕓帶著女兒為他送節(jié)日午餐。 本報記者 楊新宇 攝
他們是夫妻,卻聚少離多;他們是同事,卻難見一面。
在公交行業(yè),有不少夫妻檔,而他們大多有一個相同的選擇——上“對班”,只為能留個人在家里照顧孩子。
40多歲的石柱、馮祥蕓便是重慶南部公交公司的一對公交夫妻檔。昨天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馮祥蕓早早出門買菜、做飯,像每一個無法團聚的節(jié)日一樣,她準備親手給丈夫做一頓午飯,聚上半小時。
勞模丈夫的“五一”值得慶祝
上午11點,位于南坪的家里,馮祥蕓正做著午飯。兩葷一素,都是丈夫石柱愛吃的,有回鍋肉、黃豆燒肥腸和清炒藤菜。
“過五一節(jié)嘛,難得女兒也放假了。”馮祥蕓說,對于自己的勞模丈夫來說,“五一”應(yīng)該慶祝一下。女兒小瀛也特意畫了一幅畫,送給勞模爸爸。
但午飯卻只能在調(diào)度室解決。
馮祥蕓11點30分準時出發(fā),再過半小時,丈夫的145路公交車就該到達南湖支路的終點站了。
原本,對于公交車駕駛員來說,午餐時間只有短短十幾分鐘。但看見嫂子來送飯,同事們給他們多留了一點時間,有半小時。
為照顧孩子上對班 很少碰面
1998年,22歲的石柱成了一名公交車駕駛員,馮祥蕓做調(diào)度,兩人就這樣認識、成家。但結(jié)婚十幾年,像這樣坐在一起吃一頓飯的次數(shù),馮祥蕓掰著手指就能數(shù)出來。
“女兒今年12歲,我們就上了12年的對班,連見一面都難!”石柱和馮祥蕓都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石柱休息,馮祥蕓就上班,馮祥蕓上班,石柱就休息,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用心良苦:“家里總要有一個照顧孩子。”
而石柱早上4點40分起床時,妻子和女兒都還在睡覺;晚上下班后做完車廂清潔回到家,已是深夜11點30分了,妻子和女兒早睡著了。一年到頭,循環(huán)往復著,石柱和馮祥蕓竟然難得見上一面,就算見面,也都是匆匆忙忙的。
馮祥蕓打趣道,因為公交行業(yè)沒有假期,12年來,他們一家三口從來沒有去過遠一點的地方旅行,和丈夫的話,基本上都在電話里說了。
做調(diào)度的妻子理解他的辛苦
不過,既然干了這一行,馮祥蕓說自己也不后悔。她做調(diào)度,天天和駕駛員打交道,也更能理解丈夫的辛苦。
石柱至今仍保持著南部公交公司的一項紀錄——22年安全行駛70余萬公里、零投訴,還是南部公交公司唯一一直保持著5星的駕駛員。2015年,石柱被評為重慶公交集團第二屆勞動模范。“這個真的不容易!”馮祥蕓打心底覺得自豪,2000年-2003年時,石柱還開過125路雙層巴士,那車有3.95米高,駕駛員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但是過當時的南坪下穿道時,這雙層巴士讓好多老司機發(fā)怵。
“下穿道頂部是弧形的,最右側(cè)的公交車道最低,稍微不注意就要擦到車頂!”馮祥蕓說,但石柱從來沒擦到過。而在石柱看來,這都是因為他愛公交車,這離不開妻子的支持,“勞模獎?wù)掠兴囊话耄?rdquo;
在同事眼中,石柱不僅車開得好,服務(wù)更是沒話說,主動幫老人找座位,還送過暈倒乘客去醫(yī)院,撿錢撿物更是多得數(shù)不過來。石柱開的公交車,車廂一直都干凈整潔。前年夏天,石柱駕駛145路公交行駛至龍湖西苑站時,車上一年輕男子突然暈倒在地,頭撞破了皮,他背著男子趕到就近的醫(yī)院,還自掏腰包為他掛號看病。本報記者 顧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