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昆明3月28日電 (陳靜)淅淅瀝瀝連下了幾天小雨的昆明,在28日這天終于放晴,舒爽的春風中,昆明市第一中學首屆風箏節(jié)暨校本課程成果展示如期舉行,1200余名師生齊聚校園足球場,迎風放飛風箏,歡聲笑語不斷。
在當天的活動現(xiàn)場,學校組織的學生代表隊、教師表演隊、家長代表隊、云南滇蜂滇派硬翅風箏俱樂部代表隊等參加者紛紛“秀出”自己制作的風箏,一齊放飛。不一會兒,只見天空中飄起了“埃及艷后”圖樣的長達20余米、寬達6米的軟體風箏;長約27米的龍形硬翅長串風箏;輕薄精致的老鷹圖案無風風箏;各式滇派硬翅風箏……將原本蔚藍的天空裝飾得五彩斑斕。

圖為飛上空中的巨型風箏“埃及艷后” 任東 攝
在中學里能舉辦如此規(guī)模的風箏節(jié),昆明市第一中學的美術教師李競飛功不可沒。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老師是“滇派風箏”第四代傳承人戴永慶。為了將滇派風箏這項云南傳統(tǒng)技藝傳承下去,2012年,李競飛以校內(nèi)興趣小組的方式將滇派風箏引入校園,2016年,昆明市第一中學在全校范圍內(nèi)開設滇派硬翅風箏課程。她編寫的《云南滇派硬翅風箏》教材,已被列為全國十大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校本教材之一。
除了傳承云南非物質(zhì)文化,在學生學習壓力日益增加的今天,李競飛想通過自己的風箏課程,讓孩子們減輕壓力、縱情奔跑。“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追逐自由的情懷,我想風箏課程以及今天的風箏節(jié),給了學生這樣的情懷。”李競飛表示,看到同學們帶著自己做的風箏在操場上奔來跑去,非常欣慰。而能夠順利舉辦風箏節(jié),也要感謝學校的支持。

圖為準備放飛的龍形硬翅長串風箏 任東 攝
“舉辦風箏節(jié),不僅可以增強同學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接觸更多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能給學生帶來深遠的文化影響,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昆明市第一中學副校長施榮鳴表示,學校也在考慮引進民樂團、云南花燈等云南傳統(tǒng)民俗課程,豐富學校教學內(nèi)容。
李競飛稱,今年是首次舉辦風箏節(jié),有很多不足之處,相信以后還會繼續(xù)辦下去,“這么有趣的事情,為什么不辦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