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東南網記者 鄭曉丹) 近日,杭州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fā)了爭議,最終校方將該爭議課本收回。
原來,一位家長在微博吐槽,稱該讀本尺度大,成年人都“看不下去”。隨著話題發(fā)酵,廣大父母、教育工作者及網友均參與討論,微博話題關注度超千萬。
一面是校方收回讀本,一面是教材在網上脫銷,那么,網友和相關專家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拍磚:這么直接還是早了點
事情發(fā)酵后,最初在網上吐槽的家長也發(fā)表了長微博,表明了自己的擔憂。她表示,當讀二年級的孩子把該教育讀本當課外讀物在家里大聲念時,作為家長的她才突然發(fā)現此書。“別告訴我如果你是一個這么大孩子的家長,聽到這樣的沒有任何前提告知(的內容),不會被嚇到?”她說。
與這位家長一樣,有些家長看到教材圖片以及文字時,還是持擔憂的態(tài)度。“生殖器官直接展現,尺度太大了。”網友“將人生變?yōu)閼?zhàn)場”表示,在自己上初中的時候,談個戀愛都被說早熟,難道9歲就應該懂得如何交配,如何懷孕了?“預防被騷擾有很多方式,如果要這么直白,我寧愿自己以其他方式教。”該網友留言稱。
網友“貓又貓的小天貓”表示,自己沒看完課本的內容,但小學二年級就講得這么直接,還是早了點。該網友并不想自己的孩子過早地認識性,而且過早地嘗試。“從初中開始深度教育吧。”該網友表示。
此外,網友“釋靈舞者”也覺得孩子提前接觸性知識不好。在其看來,小孩子好奇心很大,提前接觸這些內容,會對孩子有所影響。同時,網友“plhwp”也稱,讀本不適合一二年級的孩子,過早性教育,或過度性教育,都會促使孩子早熟。
撒花:沒不妥,早講早明白
“挺書派”網友也不在少數,在這些網友看來,性教育應該從小做起。
網友“肥肉你從哪里來的”認為,這書沒什么不妥,其女兒四年級就知道性器官的作用,以及相關知識。“早講早明白,能夠破除孩子的迷信、偏見和好奇心,更好地保護孩子不受傷害。”她表示。
網友“安定醫(yī)院郝醫(yī)生”是專業(yè)醫(yī)生。郝醫(yī)生表示,在滿大街都是人流廣告的背景下,說正確的性教育尺度大,只能說家長自身的性教育就是失敗的。性教育是保護孩子不受性侵犯的重要屏障,直言不諱比遮遮掩掩更具有針對性,說尺度大的,只是拿無知當純潔。
此外,不少網友認為,其實年紀越小接受性教育越好。網友“時光不慌張”表示,當小朋友的性知識都來自正規(guī)的書本教育,他們就會把這當作是一門類似于語文、數學一樣的知識去接受,不會羞于提及,更不會被從其他渠道得知但妖魔化的性知識所影響。
專家:性教育要讓家長參與其中
“性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福州市臺江區(qū)鯤鵬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的執(zhí)行主任石業(yè)源根據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青少年性教育經驗總結道,性教育屬于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甚至需要從幼兒園就開始進行,讓孩子們能夠了解到男女性別的不同。
在她看來,之所以該性教育讀本在網上引起爭議,是因為家長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性教育過程中。一方面是學校對于性教育的強烈剛需,另一方面是對于這類教育接受程度不同的家長,自然會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家長沒有參與孩子前期的性教育,而現在學校的教育與他們傳統接觸的又不同,自然會產生非常抵觸的心理。”她說。
“性教育不能完全靠社會和學校。”她建議,學校在開展性教育的同時,要讓家長充分地知情、參與,甚至考慮為家長開設專門的課程。例如,在給孩子上此類課程之前,先給家長上課,先讓家長接受科學、正直和健康的性教育,從而將性教育延伸到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