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溫州10月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謝云挺)國慶假期的清晨,浙江溫州平陽縣城平瑞塘河沿線新整修的步道景色宜人,一眾晨跑者有力地邁動著步子。沿著步道前行十余里,就到了小姜垟村。在河堤旁,放著兩個大的保溫桶和多疊紙杯,有幾名路過的晨跑者正停留喝茶,不遠(yuǎn)處搭著一個簡易灶頭,有個老人正在燒水。
原來,這是附近村民為來往路人開設(shè)的免費茶水?dāng)?。正在燒水的老人叫許道玉,60來歲,他說,他們開這個茶水?dāng)傄延腥甓嗔恕?/p>
“最早開辦茶攤的是本村一位姓林的老人,我也是受他善行感染加入進(jìn)來的。”許道玉說,現(xiàn)在有4位村民一起自掏腰包辦這個茶攤。
從開春到入冬,老人們輪流燒水給路人喝,“除非遇上十分惡劣的天氣才會暫停一下。”
“你們每天提供免費茶水,成本不低吧?”一位晨跑者指著杯中的茶水向老人詢問。許道玉笑著說:“我們自費燒水給路人喝,家里兒孫輩都很支持。”
許道玉說,他們原來算過,按照當(dāng)?shù)睾炔璧牧?xí)慣,除了購買一些泡茶用的甘草、金銀花等中草藥外,再算上燒水的柴火,以及紙杯等的費用,一年下來要花近一萬塊錢,但鄰里相助,眾人拾柴,實際上并不需要花費那么多。
“你看,這些柴火是其他村民自發(fā)送過來的,還有這些紙杯也是周邊企業(yè)給的。”許道玉說,這些一時都用不完,昆陽鎮(zhèn)政府還補(bǔ)貼了一些錢,“我們只是多用了點燒水的勞力罷了。”
據(jù)了解,沿線步道修整之后,路過的晨練者、游覽者比以前更多了。這個茶攤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每天要燒的水比國慶這會兒還多,4位村民樂此不疲。
“這茶水不僅解渴,更是暖心。”在旁的一個晨跑者說,“我家里還有一些上等的甘草,下次也送來。”
茶攤雖小,傳遞溫情。善心之舉是會感染的,小小善行,也會形成正能量的循環(h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