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道 這也許是一條布滿灰塵的過道,凌亂的電線懸在頭頂上開裂的混凝土結構上,但外媒稱,這條過道的價格卻超過肯辛頓和切爾西的高端房產,因為中國父母為讓子女進入精英學校不惜一擲千金。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23日報道,這是北京中心城區(qū)一個四合院的過道,長7米,寬1.5米,售價150萬元人民幣(合15.4萬英鎊)。
然而,這條過道的潛在買家并不指望他們的投資具有美觀的特質,而是希望獲得將他們的子女送入北京最好小學之一的資格。
報道稱,長期以來,英國的房主也經歷著“學區(qū)制度”帶來的悲喜。這項制度決定了,一處房產能否從那些迫切希望孩子獲得最好教育資源的家長那里獲得最高出價。
但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以及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父母要在孩子的人生起步階段就為其提供最好條件的思想,導致在優(yōu)質學校附近購買任何形式房產的需求猛增。
上述過道的價格相當于每平米超過1.4萬英鎊(約合12.7萬元人民幣),比肯辛頓和切爾西的高端房產還要貴。根據房地產中介哈利法克斯公司的數據,英國黃金地段的高端房產每平米價格在1.13萬英鎊左右。
住在上述四合院的一名男子說:“許多人都在這附近買房,但他們根本就不住在這兒。”
這名男子說:“他們只是想在這兒落戶,這樣他們的孩子就能上附近的學校。這周邊有許多代售的過道。”
他對《每日電訊報》記者說,這條過道的賣家是一對帶著一個一歲孩子的夫婦,他們曾在過道的一側搭了一間狹小的臥室。
他說,但由于鄰居抱怨他們的自行車難以通行,這對夫婦想在這個狹小、幽暗的空間生活的嘗試就戛然而止了。
在這個學區(qū)購買過道或其他房產的家長可以將孩子送入北京第一實驗小學。
一名準備接孩子的母親說:“所有人都想把孩子送到這兒,但名額太有限了,每個年級只有兩個班。”
她說:“這附近的房子質量都很差,但都非常、非常、非常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