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宜昌10月10日電(記者劉良偉 郭曉瑩)10日上午7時,三峽水庫水位達到170米后小幅回落,當日中午12時,水位再次突破170米,至10日下午17時,三峽水庫持續(xù)在170米以上運行,2011年三峽175米蓄水進入最后“5米沖刺”階段。
三峽樞紐從今年9月10日起啟動175米試驗性蓄水,一個月以來,三峽樞紐成功攔蓄了兩輪洪水,并籍此加速蓄水進程。至10日下午17時,三峽水庫水位達170.06米,較起蓄時上漲近18米。
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了解到,蓄水一個月來,三峽樞紐主要建筑物運行正常,三峽船閘、電站機組各項指標安全穩(wěn)定,庫區(qū)未見因蓄水誘發(fā)的重大庫岸滑坡險情和地震地質(zhì)災害。
目前,長江上游來水持續(xù)減少,10日14時,三峽入庫流量已跌破1萬立方米每秒,僅為9000立方米每秒,三峽樞紐以8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下泄流量。根據(jù)預報,至11日上午8時,三峽入庫流量將持續(xù)低于1萬立方米每秒。預計本月12日至13日,長江上游或?qū)⒂幸淮涡》鶟q水過程。
按照國家防總批復的《三峽工程2011年試驗性蓄水實施計劃》,三峽水庫將在10月底或11月蓄至175米正常蓄水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梯調(diào)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長江正處于“豐枯交替”階段,上游來水情況復雜,從目前情況來看,本月底蓄水至175米還存在一定困難。
長江上游來水減少,三峽水位不斷抬升的同時,中下游水位持續(xù)下降。10月1日起,長江宜昌段進入枯水位運行。海事部門已啟動相關(guān)應急預案,全力保障蓄水期間通航安全,提醒船舶駕引人員,注意近期蓄水水情、霧情,合理配載,控制船舶吃水,防止擱淺、碰撞事故。
175米是三峽工程的正常運行水位,蓄水至175米后,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將得到全面發(fā)揮。2010年10月,三峽首次實現(xiàn)175米蓄水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