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林縣山區(qū)民眾7日上午爭相到斗六市采買便宜的高麗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灣高麗菜產銷失衡,云林縣最近有多處農民祭出低廉價格,開放高麗菜田讓民眾下田采收。民進黨云林縣黨部4月6日“包場”水林一處3分地菜田,民眾采1顆、園主捐1顆給社區(qū),7日再辦促銷活動催買氣,2日來累積逾百名消費者以每顆10元(新臺幣,下同)的便宜價格把菜帶回家;菜賤傷農,張姓農民說,這樣還是無法回收栽種成本,只能止血。
菜農林佳新抨擊,現在高麗菜1顆才賣10元“根本是要害死農民”,反問“民進黨當局不覺得對不起廣大農友嗎?”也質疑預警機制去年9月就發(fā)出,“如果有效,為何年前還高漲,現在卻又暴跌”凸顯制度有待改善,但沒有人真正解決到問題,低價促銷反使問題持續(xù)。
水林鄉(xiāng)塭底村長黃志金和張姓友人一起合種約6公頃的高麗菜,本期量多價跌,契作的盤商也因此不來采收,以致高麗菜愈長愈大,每顆重達3至5公斤;西螺果菜市場拍賣平均價格,前幾天稍回升至每公斤7.3元,目前最新均價為每公斤5.1元,對農民來說不敷成本。
民進黨云林縣黨部6日包下水林鄉(xiāng)部分高麗菜田,約1萬4000多顆,超過百名消費者自備刀具和塑料袋下田采收,今天農民采收該田其余的3000多顆高麗菜,載至山區(qū)斗六市叫賣,不少人帶麻布袋來裝,每人平均采買5至10顆,最多有人買了20顆。
買氣旺,但張姓農民透露“心在淌血”,今天就算將整車的高麗菜賣完,也只夠補貼油資,菜賤傷農,但看見消費者踴躍支持,內心也獲得一些安慰。
不過民進黨當局實施高麗菜種植預警機制多年,“菜金菜土”的場景卻每年都在上演。蔡姓農民認為,如果農民都是為了“賭一把”而不按當局規(guī)劃種植,這樣對產業(yè)不好,民進黨當局應加強倡導計劃性耕作。(來源:華夏經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