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長時間佩戴口罩,臉部皮膚因摩擦、悶熱,再加上盛夏高溫,不少人因“口罩痘”求診。臺南市立醫(yī)院家醫(yī)科醫(yī)師盧泰潤建議,保持社交距離下,可適度脫口罩休息,每30分鐘可脫下1分鐘,并養(yǎng)成正確保養(yǎng)習慣,才能避免“口罩痘”產生。
36歲的林小姐為百貨公司柜臺人員,上班有化妝習慣,自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后,公司要求上班時須佩戴口罩,長期下來,林小姐的兩頰、嘴唇周圍出現粉刺、青春痘,并自行網購抗痘藥皂,每日頻繁洗臉4至5次。不料,粉刺與青春痘不減反增,甚至有痘疤、膚色不均等癥狀,求助醫(yī)院后,經口服抗生素1周,合并外用A酸涂抹3個月改善角質代謝,并調整保養(yǎng)方式,膚況大幅改善。
臺南市立醫(yī)院家醫(yī)科醫(yī)師盧泰潤指出,長時間戴口罩會導致臉部摩擦悶熱,使毛孔阻塞、皮脂腺過度分泌形成粉刺,若粉刺遭痤瘡桿菌感染,就會形成青春痘。因此,要避免口罩痘,首先要減少摩擦悶熱,并于安全社交距離下,適度脫下口罩休息,例如每30分鐘脫下1分鐘。有化妝習慣者,也應避免油性或成分復雜的化妝品,厚度愈薄愈好。洗臉時,也不要摳抓青春痘,或以毛巾用力擦臉。
其次,也要避免過度清潔,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洗面奶,每日洗臉2次,其余時間可用清水或吸油面紙清潔。堿性的皂類和物理性去角質產品都會加重發(fā)炎程度,不建議使用。清潔后也要適度保濕,使用成分單純的化妝水、乳液保養(yǎng),避免黏膩產品導致毛孔阻塞。另外,防曬應以遮陽帽、陽傘為主,若膚況允許,可使用成分單純的水性防曬乳輔助。
醫(yī)師盧泰潤提醒,嘴唇周圍的青春痘,可能與含氟牙膏有關,2側鬢角或瀏海下的青春痘可能與發(fā)蠟、潤發(fā)乳、護發(fā)油有關。飲食部分,應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乳制品(脫脂牛乳、乳清蛋白、起司)、高升糖食物(含糖飲料、甜點、面包、菠蘿、西瓜、荔枝)及巧克力。民眾如有口罩痘,應盡速就醫(yī),并養(yǎng)成正確保養(yǎng)習慣,才是維持光滑肌膚的不二法門。
來源:中時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