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12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劉強)首次采用“免試入學”的臺灣高中職昨日同時放榜,今年總招生名額為24.2萬,但最終只錄取到17.8萬,總招生缺額約6.4萬,缺額率超過1/4,為史上最高。
臺灣從今年開始實行“高中職多元入學”,也就是俗稱的“免試入學”,高中職不再采用“聯考聯招制”(相當于大陸的中考),而是直接以初中在校成績作為申請、甄選入學的參考依據。臺當局教育部門宣稱這種改革是為了向學生“提供多元、適性選擇,提供足額入學機會”,但真正的原因就是臺灣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危機,生源越來越少。根據臺當局教育部門昨日公布的數據,去年全臺高中職總招生缺額約4.6萬,今年缺額進一步增加到6.4萬,而明年初中應屆畢業(yè)生人數還會再少1.2萬,招生形勢越來越嚴峻。
為了吸引學生報考,很多原本搶手的公立高中職學校,今年也紛紛祭出高額獎學金。以桃園市為例,初中會考拿5A的學生,只要選讀市立高中,每人每年可獲頒20萬元(新臺幣,下同)獎學金,學業(yè)成績3年保持全校前5%的,還能拿60萬獎學金。為搶生源,桃園啟英高中今年更是為成績5A++的高分學生,提供100萬元獎學金,貧困家庭或低收入戶的5A++學生,更可加碼拿到200萬元獎學金。部分面臨“無人可招”難題的私立學校,甚至規(guī)定每名教師要招足15個學生,否則不能放暑假,連年終獎金也沒有。


 
          

